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句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有“以动衬静”的艺术技巧,这固然是不错。“明月别枝惊鹊”中“别”作为动词,有“离开”的意思。明月移动离开了树梢,竟把栖息在上面的鸟鹊惊动了,可是“清风半夜鸣蝉”没有明显的动态呀,又作何理解呢?
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以有声来衬托无声,即以闹衬静。可我们平时在鉴赏诗歌时,往往对它视而不见,感而不觉,不能做到实事求是。
孙绍振教授认为,如果以静的意念为核心,联想本来可以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动——静——闹。但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往往是将动静进行对比,而经常忽略静和闹的对比。因为“以动衬静”这个词太现成,太容易条件反射,导致我们不顾事实。一切流行话语、现成话语、权威话语,或多或少都有这种隐蔽性。
你所不知道的“以闹衬静”“以动衬静”中“动”,是以运动、位置的变化来衬托静止的状态,由于过于常见,就会作为固定语造成某种思维定势,从而忽略了“以闹衬静”这种事实的存在。比如“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都是利用了有声之“闹”来衬托无声之“静”的。
在心理上和生活经验上,自发感受“以闹衬静”一点都不困难,难就难在如何颠覆传统观念上“以动衬静”给予它的遮蔽性。什么时候能真正出现“以闹衬静”,并把它和“以动衬静”真正的并列起来,给予公平平等的合法地位,那需要语言的创新的命名能力。
在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和文本鉴赏中,大量的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在分析的时候缺乏个体想象和语言深度的感悟力。加之大量的术语之间的差别又很难把握,比如对比和衬托,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和融情与景、情景交融……涉及到修辞、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等不同术语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就连我们作为老师有时候也感觉模棱两可,怎么能让学生了然于胸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何让学生还原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如何让学生在文本的规定情境里进行生活场景和情感的重现,如何让学生学会用术语科学有效的进行鉴赏,这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学问,语文教学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你所不知道的“以闹衬静”(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摘录、有感于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