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咏物赋之以物衬人

咏物赋之以物衬人

作者: 河滨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2-23 13:58 被阅读0次

以物衬人,物我互映

古代咏物赋常有冠以咏物之名,而行咏人之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类咏物赋的实质是以物衬人,所咏之物仅起烘托作用,真正要突出的对象是人。屈原的《橘颂》即其例,前一部分从不同侧面赞扬橘树,后一部分抒发情怀,前面的描写不过是预设的铺垫。

后世以物衬人的咏物赋,基本先是对某种事物进行描写,然后引出相关的人间事象,采用的是由物到人的结构方式。

以物衬人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正面衬托和反面衬托。

正衬的如路乔如《鹤赋》、公孙诡《文鹿赋》、庾信《枯树赋》、李德裕《山凤凰赋》。

反衬的如庾信《鸳鸯赋》、骆宾王《萤火赋》。

正衬反衬兼用的如卢照邻《病梨树赋》,首先把病梨树与其他树木加以对比,用以突出病梨树的憔悴。再把梨树的今昔进行对比,用往日的辉煌反衬今日的衰败。

咏物赋在以物喻人是为了贯通物我,主要通过接近联想、类比联想或对比联想来实现,这就需要有所突破,一是联想的新奇,二是能移超越习惯性思维模式。

刘元淑《夏云赋》奇思异想,在高与下的反差上作文章,翻空出奇。

杨维桢《骂虫赋》明显体现中求异思维的创造性,由自然界的害虫引申到人间的害虫,由对壁虫的仇恨转对人间害虫的讨伐。

李德裕《牡丹赋》、黄宗羲《雁来红赋》、蒲松龄《秦松赋》都运用逆反思维,得出和世俗相反的结论。

相关文章

  • 咏物赋之以物衬人

    以物衬人,物我互映 古代咏物赋常有冠以咏物之名,而行咏人之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类咏物赋的实质是以物衬人,所咏之物...

  • 咏物赋之以物缀人

    以物缀人,物我相连 以物缀人,以人来确证所要吟咏的外物,是古代咏物赋重要的表现手法。以物缀人方式有源于接近联想的象...

  • 咏物诗的“三形”“四境”

    在写咏物诗时,通常是"物"赋之以形,"我"赋之以神。根据这个原则,我们把咏物诗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有形无神...

  • 吴昌硕、潘天寿等近现代名家画竹

    竹,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特别的意义。 古代文士咏物叹物必寄之以性灵,托之以高志,发之以情采。自然之物终有凋零,而吟咏...

  • 十月第一份作业

    本期练习律诗咏物,任意格式任意物品。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

  • 读《友筠轩赋》

    此赋为大儒方孝孺所作,筠轩就是竹轩,这是一篇咏物抒情小品赋。 全文可分四段,前半以四季为序,写景咏物;后半承前笔意...

  • 寻老饕分享美食

    宋 苏轼 《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 咏物赋的物我互证模式

    古代辞赋作品中,咏物赋数量最多。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是《荀子·赋篇》,收录五篇赋分别以礼、知、蚕、云、针为吟诵对象,...

  • 【竹韵格律学堂】第二百二十五课‖细说咏物诗写作

    主讲/ 边义老师 细说咏物诗写作 【一】咏物诗略说 1、定义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

  • 咏物言志诗(课)

    咏物言志诗一,标志(1)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咏物赋之以物衬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ra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