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背后的暴力基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这一章跟上一章一样,讲的也是打仗,也是柔顺和非攻,也就是老子的和平理念。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它分成两章来讲呢?因为侧重点不一样。上一章的解读侧重于为人处世和家庭教育,相对浅一点,让孩子们也能听懂;这一章我们侧重于老子的本意,就深不就浅。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乱的年代,建功立业是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化,直到现代,和平理念才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但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这个理念。现在看来,老子的思想非常先进。老子有运筹帷幄的智慧,但他从来没有像张良那样,做过哪个领导人的军师。为什么?因为老子不认同战争,不认同军队,他一直觉得士兵、军队和战争都是不祥的。
现在,虽然整个世界都提倡和平,不提倡打仗,而且大家都会极力地避免战争——除了极少数的国家之外——但孩子们在玩什么游戏?还是打仗游戏,虽然也有其他类别的游戏,但相对少一些。我们如果到网吧里去,就会听到很多类似枪战的声音,或者铁器相撞的声音,发出这些声音的,都是一些杀人游戏。不仅男孩子在玩这种暴力游戏,一些女孩子也在玩这种游戏。网上有很多人都在谈论多少钱可以买什么武器,某个武器的战斗力怎么样,可以杀多少人,等等。孩子们在谈论这些血腥的话题时,甚至没有意识到里面承载的信息,他们也许觉得那个世界是虚构的,跟现实世界没有关系——制作这种游戏的大人们也会这么安慰自己——但是,正是通过玩这种游戏,孩子们心中一种贪婪的、暴力的、野蛮的东西被激活了。不知不觉中,某种残忍的理念会植入孩子们的潜意识,打碎孩子们对和平的向往和热爱。
战争是很可怕的,战争唯一的结果就是破坏、毁灭和杀戮,它没有正面的意义。就像老子所说的,哪怕是很多人所认为的正义战争,也是不值得推崇的,它只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哪怕胜利了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过去,很多人即使打了胜仗,心情也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很多大将军即使打了胜仗,心情也会非常沉重,几十年之后回顾,也还是会觉得往事不堪回首。目前充斥网络的,也不该是主张暴力的声音,人们是不该向往战争的。
老子就一直认为战争不是好事,过于强化军事也不是好事,军队和战争都是不吉祥的。所以,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君子不主张战争,也不愿意打仗。
因此,在这个时代,重新提倡老子思想是一件好事,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老子思想也是一件好事,它会冲淡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对孩子的毒害,让孩子从小建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否则,依托于暴力游戏的价值观就会污染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变得好战、尚武、崇尚暴力,这对社会和世界来说,都是不吉祥的,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所厌恶的。中国人说“上天有好生之德”,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才是社会和世界需要的声音,也才是吉祥的声音。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暴力和好战思想,有德者也不会接纳这样的思想,所有有道德底线的人,都不会崇尚暴力。
“君子居则贵左”,过去,坐的位置会显示出人的地位。位高者一般坐在左面,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在道教文化的话语体系中,左面为阳,主生,“生死”的生;右面为阴,主杀,“生杀大权”的杀。所以,在过去的习惯中,左为上,右为下。发展到今天,很多地方的传统却发生了变化,代表力量的右面占据了上风,就是说,现在是力量为上、刚强为上,柔顺平和反而为下了——这点非常有意思,古代中国虽然战乱频繁,代表万物生长的“左”却比主杀主灭的“右”更加重要。
古代人打仗的时候,上将军一般在右面,偏将军一般在左面。所以,古代打仗,也是以“右”为上的。副将如果谁坐在右边,就说明他的权力更大。为什么?因为,老祖宗认为,主杀主灭的右面是不吉祥的,既然发号施令的人可以决定如何杀人、何时杀人、杀多少人,他一旦发号施令,就有很多老百姓死去,那么他就是不吉祥的。即使他的地位很高,也是不吉祥的。所以,他就被安排在右面。偏将军虽然也不吉祥,但他没有上将军那么大的决策权,杀的人相对少一些,所以居左。战争确实是不吉祥的,它带来的一切都是不吉祥的。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二辑》
雪漠(XUEMO)
图片|来源网络
侵立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