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这个时刻写一封信给母亲,我们会写些什么呢?
回想起大学时代,老师抛出了同样的问题,只记得大家拿到信纸后,踌躇许久,迟迟未落笔。
近日拾得清人蒋士铨诗句《岁暮到家》,不由得艳羡古人的才情,可将心中淤堵着的、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感动之狀真切地还原。
漂泊至年老的诗人归家,他的母亲又惊又喜。诗人只见自己过冬的寒衣针线密密麻麻,只见自己寄来的信件依旧如新。母亲全然不顾等待的艰辛,而是去埋怨世间的纷驰,将孩儿消磨得清瘦。诗人还原了母亲一件件的小事,件件无关紧要,件件又直抵人心。
想来母亲的样子,其实就是这般淹没在这样一件件的小事中。为人母之前,她的快乐、悲伤还有着浪漫和幻想。为人母之后,浪漫和幻想被生活打磨了,她被琐碎的小事困锁其中,却又因为这些小事心安理得,如此矛盾。
当母亲的目光、皱纹、话语清晰浮现在眼前,才恍惚母性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得以永恒,它们原来是母亲最重要的事、最幸福的事。
母亲也许有一种把矛盾解化成小事的能力,矛盾不关乎自我与家庭的择取,而关乎理解与尊重。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轻描淡写了这样一种矛盾:青年木心年轻气盛,他坚决地,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翱翔。木心的母亲明白儿子的理想与不甘心,但她更明白当时世道的艰难,她只是轻轻地询问木心,“那样会不会太辛苦?”木心斩钉截铁道,”即便是这样,我只能这样。”
他的母亲将叹息隐藏,成全儿子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吧,她怀有欣慰,又怀有不安。一个母亲,担心孩子吃苦,更担心孩子怕吃苦。只能将矛盾化在心里,将它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小事。
后来大半生的飘零岁月,木心尝尽了人世间的冷暖,生命亦因此厚重。当初母亲的成全时而轻飘飘,时而沉甸甸,这件矛盾的小事感伤着、有温度着。
犹记得,遥远童年里的一次生日,我的母亲承受了另一种矛盾。年少无知的我不知晓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明白突然要招待一桌子的同学会给忙碌的母亲带来怎样的不便。母亲悄悄埋怨了我一下,我忿忿不平,摔门而出。
正当我犯难回家时,桌上好菜、蛋糕、水果应有尽有,母亲当什么事也没发生,只顾让我把伙伴们领回家。那天的夜晚是橙色的,是包容与尊重。
多年后回想起来,不禁有些自责,母亲的包容始终比我们的体谅容易得多,熟不知母亲的烦恼也比我们的烦恼困难得多。只是,这些矛盾的小事,母亲从未怨言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