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023914/aae46a26a1783b9c.png)
文|冬实
很久没有和老友颖见面了。
中午约了11点半,到单位附近的餐厅吃饭。
匆忙到了约定地点, 她正坐在老地方, 等着我来。两人彼此打量了一番。她剪了短发,依然清瘦的身体,裹在一件长款黑色羽绒服里。正在擦拭着桌子上残留的水污渍,动作缓慢而轻盈。看着我坐下,冲着我从容地笑了一下。我心头的紧也在她的笑中舒展开来。
就在刚才,我还因为工作上的事,忍不住和同事怼起来。
每个人都是一个江湖,都有自己的处事法则。不同的立场,使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强求无益。但当事情无法顺利解决的时候,还是会急得跺脚。
人到中年,早已经见识了生活的复杂,而这其中一部分来自外界,还有一些其实来自自己。无疑,到一个小安全屋里躲避四处而来的箭矢,是更大的危险。
有人说,中年开始钝感,对许多事的感知不再排山倒海。有时倒觉得钝感更多地是对幸福的感知,而对一次次的挫败和无力阉割的痛还是一样的敏感。
朋友,是一个安全的精神处所,让世界安静下来的东西。
不用开口,就能感受到有一股舒展的气息在流动。同类之间的相处应该都会有过类似的感受。
和朋友谈一些现在的生活状态和生活中的疑问,都希望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一些启发,心智得到成长。
深刻却不沉重,这是我从她身上看到的。
在生活中,求真和求美总是难两全。习惯更多地把真留给我们最亲的人,而在其他人面前却尽量展现美的一面。
在朋友面前,则努力做真和美的结合。 因为值得信任,不会掩饰什么,又觉得不好的状态配不上持续了二十多年一路前行的友情。
相信许多感情都是如此,爱情也是。
但是,之所以见面少,是一种对对方生活的尊重,想念又不忍心去打扰对方,这就是中年人的感情。
二十年前,我和她一起中学毕业,我到了外地求学,她则考了本地的学校。 后来,大家都为了各自的生活去忙碌,工作、结婚、生子……我的生活有了些变故,她也走过生活的深渊。想抓住的,终没抓住,要放手的,也没放手。
生活,就像九九八十一难,一关一关地考验你,许多事情都无法顺遂,挣扎多于笑容。
转瞬间,我们都已中年。
中年的精力不断地被透支,头发白了些许;干燥天咽炎发作,拿起药因为某事再放下,再想起不知过了多久;等孩子休息了拿起一本书,三分钟就睡着;不再轻易张嘴说“梦想”,因为看起来矫情而遥远;在逐渐堆满文件的电脑前发呆,感觉自己就像那台电脑,灰尘越来越多;走在某个街角,会突然孤独失语……时时处处不是自己的感觉。
有一位同事,她总给人一种无忧无虑,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的感觉。那天,谈起日常的状态,她说去菜市场买菜得一手抱着一岁多的老二,一手拿着菜,还得不时看看跟在身后长几岁的老大。寒风刮过来都没法把帽子戴上。这还不算,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会劈头盖脸地砸过来。
脸上挂着多少笑容就经历了多少的磨砺。泥沼,来自生活,治愈,还是生活。
我们不再是几年前不经意间总为外面世界左右,或者为了一些事鸡飞狗跳的丫头,在遇到一些突发的小尴尬和意外能轻松化解,曾经的一些执念和难题,现在也学会了换一个角度去面对……
生活有时折磨得你委顿如泥,有时它又是你拄着不倒的拐杖。
看到坐在我面前的老友,她缓缓陈述一些事,轻柔中的坚定,淡定中的深情。这些也是生活和时间赋予的。
坐在温暖的室内,窗外是不息的车流,而车内,同样是一个个我和她。
一边是磨难,一边是成长,这两端,谁也说不清哪个是恩赐,哪个是苦难。担着爱、背着情,还要面露着笑容前行。
生活终教会我们:平时像个孩子,好奇而英勇,遇事又要像个大人,淡定而无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