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孙女来我家住,我为她铺了另一张床。开学她回家了,我收拾换洗被子。取下被罩,一床豆沙底白花的花棉被,一下子映入我的眼帘,只觉眼眶温热湿润,一阵阵酸楚涌上心头。顿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1975年我高中毕业回家,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没有招工,没有考学,毕业后我和村里同龄人一样,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年轻的我们,青春燃烧,激情澎湃,每天肩扛着铁铁锨、洋镐,有说有笑,无忧无虑地大干在工地上,谁也未曾想过什么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而就在这一年,全国上下进行着一项重要工作,每个县抽调四五百名干部组成农业学大寨“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进驻各公社、大队,其主要任务是复查“四清运动”补定的地富成份和干部“四不清”问题。由于我在协助驻队干部工作中,积极肯干,记录速度快,字迹工整,被抽调到县路线教育工作队。
记得那是8月底的一个下午,来了一名公社干部找我,他大约四十二三岁。热情好客的父亲连忙招呼来人进屋落座,并一边倒水,一边递烟。来人姓韩,通知我被抽到县路线教育工作队的事,并让我填了一张个人履历表。当時我高兴得无法言表,只觉心跳加快,看天地万物都无比美好。那个時代,青年人要跳出"农门",真比登天还难。現在想起来,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送走老韩,我便和父母立即准备被褥行李。母亲去门前自留地摘棉花。第二天上午父亲去我们邻村蒋寨去拧棉花,下午又去县上把拧好的皮花再弹成蓬松的棉絮。我步行四五里翻过村南的四岭梁去坡底村——原向阳公司22号商店买被面,因为那个商店的东西比农村商店的要時尚。经过挑选,我买了一块豆沙色底白花的花平布作被面。
9月初的一个下午,暖洋洋的太阳光酒满了我家老屋的庭院,我和母亲在地上铺了一张芦蓆缝被子。母亲在我3岁時左腿得了骨结核,由于当時治疗不当,落下了后遗症。左腿伸不直,只能脚尖落地,后来只好拄一条木拐走路。母亲心灵手巧,能绣花,能剪纸,隔壁两邻的女人给娃做猫鞋、剪窗花、织花布都请母亲帮忙。母亲是个坚强、泼辣、能干的人,我哥姐她们在外工作,我就成了母亲做事的助手。
给我缝被子也是一样,我先铺好芦蓆,将被里放蓆上铺平,母亲再一片片的装棉絮。她把雪白的新棉花装在被子的当中,把灰白颜色的旧棉絮铺在新棉花的两边。我问母亲为啥要这样做?母亲说“新棉花只有四斤有点欠,怕你出门在外受冷,我续了些旧棉絮,新的在中间贴身暖和,旧的加到两边压床隔风”。
听完母亲的话,一股暖流流遍我的全身。这就是我的母亲,她在当時农村贫穷的条件下,用她的智慧,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使我终生难忘。母亲腿有残疾,坐下就不便起来,缝被子就半躺在地上,缝完一边,再挪过去缝另一边。看到母亲艰难的样子,我也穿了一条线,照着母亲的样子一行一行的纳针走线,帮助母亲缝被子,就是在这一次,我学会了缝被子。
1975年 9月8日,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我背着心爱的花棉被,带着浓浓的母爱和父亲的殷切希望踏上了新的征途,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后来,背着这床花棉被,我走东川,进南山,去西川,两上白鹿塬,由临干转为了国家正式干部。
1980年我结婚了,母亲为我缝了四床全新锻子面的棉花被。但我出嫁時,仍然帶着那床花棉被。因为它渗透着母亲的缕缕柔情,承载着我对家的依依眷恋。后来,我工作调动到兴平,花棉被依旧在我身边。1988年我调回航天四院(地址蓝田),花棉被又同我一起回到了母亲身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9年夏天,蓝田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我家老屋是祖先留下的土木结构的百年老宅,年久失修,地势较低,半夜间大水冲进了屋子,父亲只好在屋中间挖了一条排水沟。行走不便的母亲担忧惊恐房屋倒塌,几天几夜二老没有合眼。得知此事后我惴惴不安,我爱人提议为父母盖新房,我和哥姐商量决定,重新为父母盖三间新楼房,也算对父母尽孝,以报我们的养育之恩。就在我和爱人申请庄基,筹措资金,以最快的速度历尽千辛万苦,在第二年五月份将房子盖好,快要搬家的時候,母亲突然因操劳过度患脑溢血离开人世。睛天一声辟雷,我万万没想到的事发生了,我的孝心付诸东流。当時30岁的我陷入无比的悲痛之中。从此我历尽艰辛的母亲与我阴阳两隔,再也没有人象母亲一样疼我爱我了。
母亲留给我的只有这床花棉被,寄托着我无尽的思念。
2000年左右,使用羊毛被,蚕丝被等新产品成了時尚,我家里被子也多得放不下,我便把这床花棉被暂时放在老家婆婆那里。
这些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我退休后也有時间打理生活,这床花棉被却時時勾起我内疚伤感。我难过母亲没有穿上我亲手买的好衣服;难过母亲没有吃上我亲手做的好饭菜;难过母亲没有能和我一块分享幸福生活的快乐。花棉被就成为我思念母亲情感的寄托。后来我把放在婆婆家那床花棉被取了回来。‘
每当我看到这床花棉被,就想起母亲为我缝被子那艰难的情景和送我出门時,笑的象一朵花似的慈祥的面容。
每当我看到这床花棉被,就想起每次回家临走時,母亲天不亮起来为我煮荷包蛋的身影。
每当我看见这床花棉被,就想起母亲站在门外盼我回家,那望眼欲穿的目光。
每当我看见这床花棉被,就想起母亲与我憧憬住上新房时,洋溢在脸上的那种喜悦。
子欲养而亲不待,思不断而恩难报。我将孙女用过的这床花棉被,洗净后仔细折叠好。母亲似海的恩情和我对母亲的思念,永远收藏在我的心底。
【作者简介】王晓兰,蓝田人,現居西安。一直从事行政、教育工作。喜欢文学,愿文字给生活带来快乐和精神愉悦。
..
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