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的局部性原理非常大的影响到了程序的性能,很多性能调优的场景就跟这个相关。比如说:Cacheline,字节对齐,甚至这个原理影响了编程语言的设计。程序员需要掌握这个知识来理解编程语言与CPU的结构。
介绍一些事实
- 用数组在任何情况下的效率都要比用链表高;
- 程序中应该多用循环少用递归
- 二维数组必须先循环行,再循环列;
- Cacheline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理解了局部性原理可以理解为啥有“伪共享”以及怎么让变量常驻一个Cacheline中。
原理简单但是推论多
局部性原理分类
-
时间局部性
:n时刻cpu访问过的代码与数据在n+1的时刻还会被访问 -
空间局部性
:m位置cpu访问过的代码与数据,则[m,m+n]位置的数据也会马上被访问到,简单讲就是一旦访问了一个地址,那么邻居都要准备好被访问。
举个例子:
int i;
int array[N] = {0}
for(i=0;i<N;j++){
array[i] =1;
}
先看看空间局部性
-
数组可以说是编程语言里面比较常用的结构了(hash table就是用数组特性实现的,你想想用得多不多)。根据空间局部性原理,当CPU访问到i=0的元素时,i+n个字节其实已经从内存被加载到CPU缓存了(CPU访问内存的金字塔结构这里默认大家都知道了,不知道看这里 - Numbers Everyone Should Know小节)。接下来访问i=1,i=2,i=3....i=n都不需要再去访问内存了,因为都被
CPU cache
了,这就是空间局部性原理的使用。 -
接着上面的,n就是CPU一次cache多大的范围合适呢?现在x64CPU就是64个字节,这个cache也有个专属名字——
cacheline
。至于为啥是64个字节,应该是个经验值,这个大小对缓存程序,数据的粒度刚刚好吧,不纠结。还有很多数据都是经验数据,比如OS的页大小4k等等。 -
接着看链表,链表这种数据结构的优点是灵活,可以用O(1)做插入与删除,也就是扩容性能不错,可以应对未知大小的数据需求,但是根据
数组VS链表空间局部性
原理,随机访问性能就被拉低了,看看图:
套用分布式缓存
的概念,链表这种数据结构更容易导致CPU的缓存被击穿。所以C++语言的作者都推荐大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用链表。(出处已经忘记了……)。那么怎么利用数组做出可以灵活添加
与删除
元素的结构呢?答案是——ringbuffer。
然而链表并没有消失,因为数组的原罪动态扩容
没有解决,所以导致两个后果:
3.1.Hashtable
在任何语言实现下对于扩容的性能都非常不友好,特别是在多核CPU多线程并发情况下尤其消耗性能,导致在很多读写相当,性能critcal的场景下hashtable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为会抖动
,所以不是一种稳定的数据结构。例子:linux中很少用hashtable对未知大小的数据做检索,转而使用红黑树;redis用跳表做zset
的实现。这都用了链表的特性。
3.2. 启示——在工程上有些瓶颈是不要试图去突破的,比如链表与数组,你不要期望可以设计出一种完美的数据结构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永远都是去做权衡
,而不是盲目自信去做无谓的浪费。有很多例子都是经过数学证明的,不要试图去突破,比如CAP,比如排序算法的效率。 -
一个需要优化的代码例子(当然这里的n与m要足够大,越大越明显):
int a[n][m];
for(int i=0; i<m;i++){
for(int j=0;j<n;j++){
a[j][i] =1;
}
}
这个例子的意思是先访问列再访问行,访问的步长是n个元素,如果n等于16,就正好跨过了一个缓存行,正好j每++一次就导致一次CPU缓存被击穿,性能就巨差。正确的代码:
int a[n][m];
for(int i=0; i<n;i++){
for(int j=0;j<m;j++){
a[i][j] =1;
}
}
二维数组内存布局
所以,在写代码时,要多想想CPU,多想想操作系统才能写出性能优秀的代码。
时间局部性
- 时间局部性简单说就是访问过的代码、数据还会马上被访问到。为什么有这个结论呢?你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你家的代码库中,或者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中,是不是循环语句最多?或者不较真的说,循环代码最重要。为什么呢?
1.1. 因为算法
都是要被写成循环
或者递归
形式的,不能用循环
或者递归
实现的算法不存在;
1.2. 这叫做程序的可停止性,这是图灵的主要功绩,图灵证明了任何计算都是可以用图灵机
在有限步里面完成的。 -
循环代码就是时间局部性原理的基础
。因为一个循环如果被CPU cache住了,就不用去内存加载了,从而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3、启示——性能好的程序往往会写成循环的代码而不是递归
。递归函数调用是高级语言的特性,但是它涉及到代码从一个点反复的跳转到不同的代码段,会导致cpu cache bouncing,程序性能会波动;
循环vs递归 - 启示2——人越容易看懂的代码对机器也越不友好。在算法设计中,递归法是人能看懂的最好编码的形式,但是实际运行的效率不高;相反如果写成循环形式,人虽然理解起来有困难,但是机器十分友好,如:
void preOrder1(BinTree *root) //递归前序遍历
{
if(root!=NULL)
{
cout<<root->data<<"";
preOrder1(root->lchild);
preOrder1(root->rchild);
}
}
void preOrder2(BinTree *root) //非递归前序遍历
{
stack<BinTree*> s;
BinTree *p=root;
while(p!=NULL||!s.empty())
{
while(p!=NULL)
{
cout<<p->data<<"";
s.push(p);
p=p->lchild;
}
if(!s.empty())
{
p=s.top();
s.pop();
p=p->rchild;
}
}
}
所以还是那样,自然界的这种跷跷板
很多,一个东西有好的方面也肯定
有其不足之处,这是很正常的。
认识到事物的边界才算是真正认识到了它。
总结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性能都会受到局部性原理
的限制,而局部性原理又分为空间
与时间
局部性两个维度,正是这两个约束(枷锁)使得我们的计算机世界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程序员懂得其中的基本概念,在写代码的时候能够有点印象就已经可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