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篇的一个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原本打算好好读书,一翻挣扎后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往常坐沙发上一边听着音乐,没一会儿口渴,对冰箱里的含糖饮料与妈妈“理论”了一番,回沙发前边无意识开了电视,不经意想起了前女友~时间就这么静悄悄的流逝,两个小时里一页书都没有看完... ...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也很无奈。问题摆在那儿,该如何解决?1.按时开始执行,2.正确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3.执行中不出错。我也想要加强练习,在处事之前做好计划。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我们生活在一个感性的世界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我们可以独立思考。要知道我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大脑,接受到刺激立刻做出回应的,那只是原始本能。在现代社会,培养心智十分重要,如何思考以及使用的方法与处事模式。
“多学点总是好的”母亲送让少年的作者参加计算机学习,即使学费非常昂贵,留到最后仅有5人。谁知20年后作者的《TOEFL核心词汇21天培训》竟然用到了编程,调用数据,统计计算。一个人如果做任何事情都知道它的用处,那他的人生一定很无趣。母亲培养了作者的成长型思维。大学四年是我人生的转折,一个才艺全无,不爱学习甚至带着几分自卑的女孩转变为现在的我,我很感激母亲对我的支持与无私的爱,四年来,我学了三年爵士一年拉丁,酷爱运动。每周都去健身房,擅长轮滑羽毛球,接触了日语,篮球排球桌球都是新学的。最最开心的是,我对读书越来越感兴趣,我喜欢现在的自己。
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像现在的买车买房分期付款,我们都有着“享乐在先”的思想,内心浮躁。欲望强烈了,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多,一次次失败,焦虑让我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低。佛曰:我们的痛苦来自于不承认自己痛苦的痛苦。人无完人,我们有不足之处,我需要时间。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把目光聚集在“我要”的事物之上,只会沉沦。不妨装换思维,我有什么?一种交换模式,怎么努力,如何去争取。
身边也有许多完美主义者,其中也有很成功的。他们把目标总订在比我能力高一点的地方。失败了便过分苛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真是把自己逼上绝路。人们钻牛角尖源自对未知的恐惧,渴望掌控后获得安全感,可要知道,这本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遥遥无期。何不把那份未知藏于心间,继续前行。说不定答案自然就到来了呢~我们不可能马上摆脱现状,唯有保持愉悦的心情,专注当下,才会走出困境,达到一良性循环。贫富差距,有限的资源... ...它真真切切存在着,那就接受这个事实呀,努力奋斗。就像在沟通相处中,为什么有些人容易愤怒?因为生气吵架比承受心碎简单,它们发泄情绪把责任推给对方,在心底不愿意去剖析自己深处的伤。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二章读后感
在这个沉浮的社会,留一些独处的时光,去记录去思考去反省。觉察你的起心动念,品味一呼一吸间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