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火花蓓蕾读书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作者: 呆丫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21:05 被阅读4次

    早就听说“把时间当做朋友”等类似的文章和书籍,只是迟迟没有耐下心来去研读。

    上周末有次在电子书软件上浏览,无意间看到《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看了目录和评价,还不错,就立即买下来看了。

    看书慢的我,连看带听了一周,反复的看,反复的听,自我感觉获益匪浅,书看完了,怎么说呢,有时感觉作者的观点真是太独特了,简直就鸡汤文的天敌,不信且来看,比如:1.学习方法重要吗?其实我一直以为是很重要的,甚至是重要过一切的。然鹅,作者老人家说:No,和用功相比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忽略不计啊”,原来我一直的观点都是~

    好吧!

    2.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一直以为是“学习”,永恒不变的学习,然鹅作者说:No,先是试错,然后观察,其次学习,最后是思考,当然越到后面越重要,但不仅仅是“学习”一项就可以的,我!

    3.“我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大多数书籍,大多数观点,大多数人所认同和再三强调的吗?

    然鹅作者却说:“我是独一无二的”是最浪费时间的错觉,纳尼?“最浪费时间的错觉”?

    作者接着说,要自卑到什么地步一个人才能想起来用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作为最后的挡箭牌?你与别人不同又能怎样,挤公共汽车的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们得忍受一样的拥挤,一样的异味,一样的烦躁。站在银行窗口排队的那一刹那,每个人再次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必须按照同样的规则等候。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4.当整个社会和大多数观点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是一种真理时,当很多人没有成功而归因于“运气”不好时,作者老人家说:不要相信“运气”,更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种鬼观点。

    5.说到拖延症,作者说:办事拖拉的人其实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他们也并非“不努力”,他们花很长时间去做事——只不过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只做很多非常容易的事情。 因此他们没有效率——实际上,准确地讲,他们总是完成不了任务~ 这样来看,办事拖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欠佳”的最终表现。

    啊,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桑!

    6.说到“证明自己”,我想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或证明自己有多优秀,而作者经过一番论证后最后说:所有的傻逼都是自证的”,并觉的很有一些道理!啊,我再次陷入无知的恐慌!

    7.我们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时间的宝贵:“时间就是金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然鹅,作者老人家却说:“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转换成金钱,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时间转换成同等高额的金钱。拿出纸笔、列一列,然后问问自己,“我的时间究竟可以标价多少?~

    看完这本书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一种声音,这样的一种观点,话糙理不糙,虽然有的话可能有违世俗或不大中听,可是却颇有道理,颇真实,嗯,我喜欢这样的声音。

    以下是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一些重要内容的摘抄,希望自己看完这本书在日后能有所改变,也希望读完后对你有所启发。

    经典片段摘抄如下:

    1.学习方法重要吗?

    用功相比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何为心智?

    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得知识;b.应用知识;c.抽象推理。博瑞博士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的差异,即每个人心智的能力强弱不一;且这方面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

    3.精确感知时间

    很多年前,大约20岁左右的时候,忘记了因为读过李敖的哪一本书,觉得他那种记日记的方法颇有些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日的“事件记录”(eventlog)。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 比如: 1995年12月20日,延吉市 1.主持经销商大会 2.拿到上个月奖金共×××××元 3. 李堃请我吃饭。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并因此受益无穷。事实上,只不过每天花费10分钟左右。后来,为了进一步节省时间,我干脆把这个本子穿了根绳子挂在了家里洗手间马桶面对的那面墙上,每天晚上睡觉前坐在马桶上,顺手就写完了。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都知道自己去年都做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到了30岁之后,才觉得自己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慢慢多了起来。

    可是,有着这样的习惯的我,在读过《奇特的一生》之后,只能被柳比歇夫的大师境界吓了一跳。过了差不多两年,重新读它的时候,惊讶地感叹,“啊?我太笨了,早应该明白的啊!” 柳比歇夫的日志,是“事件-时间日志”(event-time log)。他的方法要比李敖的方法更为高级。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钟。 鉴定袋蛾——20分钟。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想明白“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在自己记录的每个事件后加上时间。 大约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里,我马上体会到了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外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4.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

    1.去亲身实践也叫试错。试错完证明它是错误的下次改正就是进步。如果它是正确的那么又多了一项知识。

    2.多观察,通过观察别人犯下的错误而让自己少走弯路。

    3.学习能力,要不断的学习,要尽可能的多学几种技能,并且要学好至少比大多数人学的要好。当你学会了一项技能后,你会发现你又认识了一个新的世界。

    4.思考能力,通过学习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其实也就是明辨是非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人云亦云。

    5.时间预算

    准备纸笔,在早晨花15-20分钟列好一天要做的事情并标出优先级,比如:标出1.2.3.重要的,一般,不重要的,用不同的符号代替。每完成一个就在重要级序号边上打上一个符号。

    6.正确对待老师

    按照一些概率计算,人在上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两个不喜欢或觉得他教的不好的老师,这个概率就像你总会遇到一两个你喜欢的老师一样,遗憾的是很多人因为不喜欢一个老师的课就导致不喜欢这门课程从而逃避或不去学。

    作者这里把老师比做猴子:遇到猴子(不喜欢或不好的老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憎恨或者厌恶,放弃自我进化的权利和意愿,最终至死只不过是只猴子。另外,千万要记住,即便是猴子,也有非常正确的时候。

    7.通过改变态度改变自己的世界

    总结: 1.要热爱考试,因为你喜欢通行证。 2.分辨考试的重要性。 3.提前很久开始准备重要的考试。 4.做题是最好的准备方法。 5.通过做题了解考试的重点、难点。 6.全面补习难点重点,并经常重新审视。 7.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8.“我是独一无二的”——最浪费时间的错觉

    如果用“我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不再自卑的理由,那就更可怜了——要自卑到什么地步一个人才能想起来用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作为最后的挡箭牌?其实,“该自卑的时候正常地自卑”,是“该自信的时候正常地自信”的前提条件。不要把“自卑”当作负面词汇理解,那只是一种正常心态。如果,该自卑的时候不自卑,那就叫“没有自知之明”;如果,该自卑的时候却扭曲地显得或者竟然真的自信,别人看到的就只不过是一个“自负的蠢货”。

    他举例说:挤公共汽车的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那又怎么样呢?他们得忍受一样的拥挤,一样的异味,一样的烦躁。站在银行窗口排队的那一刹那,每个人再次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必须按照同样的规则等候。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井底之蛙是不可能知道这世界还有很多其他的井,与它所在的那个井没什么不同。可能是大井,可能是小井;井口可能是方的,可能是圆的,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并且至关重要的,这些井的深度是青蛙跳不出去的深度。那只井底之蛙于是更不可能知道其他的井里可能有着与自己一模一样的青蛙,也可能是大一点的,也可能是小一点的;它(们)也不可能知道哪只(哪些)青蛙与自己有着一模一样的想法——尽管它可能从细微角度出发,都是独一无二的,并非100%相同的青蛙。

    9.不要相信“运气”,更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另外,还有特别好玩的心理学现象。如果,你相信好运气,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就会变得更好或者更差。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就是觉得自己是个倒霉蛋,那你的生活定会因此变得更糟。所以,尽管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悲观地生活。神奇的是,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将近两千五百年前,塞涅卡(罗马哲学家、悲剧作家、政治家)就把这件事儿说得非常清楚“所谓的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

    我们也恰恰因此而崇尚努力。尽管奈特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努力”相对于另外两个因素——出身和运气——是最无足轻重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实的例子,有相当数量的人,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都确实通过“努力”最终改变了他们的“运气”,进而改变了他们孩子的“出身”问题。

    10.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11.最节省时间的方法:学习

    很多人拒绝学习,本质上来看,就是在拒绝做人——因为几乎只有人类才有能力有机会“终生学习”。

    如果你曾经有过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而变。或者换一个说法,因为你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了,你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因为你所习得的技能,你已经拥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比如,你最终可以熟练使用一门外语,你原本生存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门,跨过那个门槛就是另外一个世界——这种情况下,再用另外一个说法就是,你比另外一些只能讲母语的人多拥有一个世界。我痴迷于学习,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每次我掌握了一门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我就感觉自己重生一次——如此看来,其实人一生原本可以有很多辈子的,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放弃了而已。

    学会起码一种技能很重要,无论它多简单,多没什么大不了,学会它总是可以让习得者了解到习得之后与之前的大不同。

    12.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法:克服拖拉

    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实际上更可能只不过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办事拖拉的人其实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他们也并非“不努力”,他们花很长时间去做事——只不过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只做很多非常容易的事情。 因此他们没有效率——实际上,准确地讲,他们总是完成不了任务。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每一个任务都是“系统工程”,即,每个任务其实总是由许多需要不同技能的任务组成。最终只有那些全面掌握这些(而不是某一个)技能的人才能够完成任务。 这样来看,办事拖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欠佳”的最终表现。克服办事拖拉的毛病,应该从全面正视任务开始。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有办法找到对策。  做任何事情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种种技能;  诚实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相对于这些技能上的熟练程度;  如果自己在某些技能上有所欠缺,那么a.短期:求助于他人;b.长期:求人不如求己——开始学习 测算时间,把自己擅长的部分放到后面可能是优势策略;  养成记录的习惯,以便自己随时监督自己;  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13.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是挣扎着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殊不知,“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因为,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你去证明你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如果你是平庸的,不需要你证明你是平庸的,别人还是同样会看到。如果你是出色的,却仍然要刻意证明,可能会招致没必要的麻烦,比如引来小人的嫉妒——天下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如果你是平庸的,估计你不会想向别人证明你有多么地平庸,事实上,你更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其实并不平庸,那么,别人看到的就是一个小丑而已。想起来最近江湖上流行的一句话,说,“所有的傻逼都是自证的”,觉得其实颇有一些道理。

    如果你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那就听我的劝告,记住一件事儿: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不仅比别人强一点,还要比别人强出很多很多才行。

    14.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

    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转换成金钱,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时间转换成同等高额的金钱。拿出纸笔、列一列,然后问问自己,“我的时间究竟可以标价多少?”——这就是一个人决心不再浪费时间的最有效的起点和动力。只有爱惜才可能产生节约的动力。

    15.提前准备的好处

    所以,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肯定是有来历的。只不过是我们经常说的“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wj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