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终究会明白,人越老,越“薄情”,这是一种历经沧桑的成熟

你终究会明白,人越老,越“薄情”,这是一种历经沧桑的成熟

作者: 舒山有鹿 | 来源:发表于2021-12-19 12:30 被阅读0次

01

这世上有一种“成熟”,叫做“薄情”。

做人薄情,就像是成为了一座冰山一般,平日里多了冷漠和孤独,而少了与人交往的热情和开朗。

在你看来,做人薄情,到底好不好呢?其实,薄情,很少人能真正领会它的含义。大多人都认为它不好。殊不知,薄情之人,未必就是冷血之人。

在知乎上,有人提了一个问题,当人有所经历之后,会明白什么道理呢?

下面有个回答,说得特别好——别人对你薄情,只是因为别人不想把时间花在你的身上而已。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没必要浪费在无所谓的人身上。

这番话,同样适用于我们身上。我们身处于复杂的世道当中,自然会遇见性格不同,品性不一的人,难道我们都要与之做朋友吗?没必要。

该重感情的时候,我们要重感情。该薄情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犯傻。要知道,盲目浪费感情,最后吃亏的,依旧是我们自己。

当人上了一定的年纪后,自然就会明白,人越老,越是薄情,这是一种“历经沧桑”的福气和成熟。

02

做人薄情,是“断舍离”智慧的体现。

我们为何要薄情,为何不能保持永远开朗热情的姿态呢?很遗憾,没有人能一辈子热情,我们也没必要一辈子热情。

单位中的老李,以往是同事公认的社交达人,不仅交了许多朋友,而且他的人脉还特别广,一直受到同事们的仰慕。

只不过,在老李40岁那年,他遇到了一个意外,不仅住了医院,还需要支付一大笔手术费用。老李没办法,只能拉下脸皮去找朋友借钱。

殊不知,朋友一听到他住院需要借钱的时候,立马就选择“临时失忆”,装成不认识老李的模样。这,让老李特别心寒。

后来,这笔钱是老李的几个工友帮他集齐的。

经历过了这件事,老李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过分热情,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与众多的朋友交往,也不见得朋友就一定对你好。

所谓“朋友万千,不如知己一人”。你就算交了一万个朋友,也比不上一个知己。前者只会看着你的利益跟你谈交情,而后者才是跟你谈心的。

当你看透了这一点之后,相信你就会变得薄情起来,抛弃不必要的朋友,珍惜爱自己的人。这,就是“断舍离”智慧的体现。

03

世道淡漠,没必要太认真。

古人有言:“人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又何曾关心过别人家的琐事呢?多管闲事并不是好事,而是招惹麻烦的开始。

记得年轻的时候,总认为做人热情是好事,于是乎帮别人两肋插刀,甚至损失自己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只不过,一厢情愿的真心都喂了白眼狼。

你帮别人“两肋插刀”,而别人只会在你受伤的时候落井下石,顺便插你两刀。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见多了,我们自然就会选择“糊涂”做人,“薄情”处事。

有句话说得好,并非我一定要选择薄情,而是我的热情终究被一盆冷水浇灭,已经无法燃起了。

越是有所经历的人,越看透了人际关系的真相。

别人来到你的身边,并非是为了帮助你,也并非是为了真心待你,而是有所图谋的。你把别人想得那么好,那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跟“白眼狼”打交道一样,你哪怕奉献了全部精力和财富给他,他都不会感激你。为何?因为人和狼之间,本就不应该存在关系。

所以说,太重感情的背后,只能是独自暗伤罢了。

04

薄情,是一种“自爱自尊”的行为。

真正的薄情,并非让你成为冷血的人,而是让你成为“感情精准”的人。你要把你的感情,真正寄托给那个值得的人。

古时候的伯牙和钟子期,两人都是音乐大家,也因音乐而成为知己。伯牙把全部感情都放在了钟子期的身上,认为他这个人“值得”交好。

后来,钟子期去世了,伯牙也就放弃了音乐,不再弹琴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只说了一句,钟子期走了,再弹琴也没有必要了。

伯牙的观念,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怎么他就那么傻呢,为了一个人而放弃自己的事业?

其实,别人不是傻,而是我们层次太低,看不透罢了。

你在职场中交了诸多朋友,也跟他们保持关系。但是,他们不见得真心对你好。这个时候,哪怕你天天对他们说好话,别人也肯定厌恶你。

真感情,就该留给那些真正欣赏我们,真正爱我们的人。如果遇不到,那就把这份感情留给自己。要知道,把真情留给了没必要的外人,这是对“真情”的亵渎和侮辱。

人际关系的本质,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终究会明白,人越老,越“薄情”,这是一种历经沧桑的成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fo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