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运用到三大碗理论以及承接句结尾。
作者:1组张奎林
三大碗理论
昨天是21天公益演讲学习的第五天。老师着重讲了三大碗理论,以及承接句和结尾句如何使用。并且拿我昨天的作业进行针对性点评。在我的企业招聘的时候,对新进员工说的三句话的第一个成长最大,第二个你的机会最大,第三个我们的福利待遇更好,老师给我调整为第一你的收益最大,第二你的机会更大,第三你的成长最大。老师给我做了两点调整,分别是逻辑顺序的排序,以及关键词结构。同时又点评了起航的作业,给我们引申出了三大碗方法论,分别用了两个视频,分别是康熙皇帝敬三碗酒时所说的话,以及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女主角敬三碗酒时所说的话。让我想起了演讲的定义:演讲是面对三个人以上发表的有目的的连贯性的讲话。在他们敬三碗酒时他们演讲的目的分别都达到了。让我们在知道敬酒词该如何说的时候,也初步了解了三大碗理论。后面老师又分别用了前天晚上宿迁市长所说的“生态宿迁,诚信宿迁,以及吉祥宿迁”的结构,又播放了白岩松一段演讲中的视频来充分阐明了三大碗理论,不仅仅只可以用到喝酒中,而且还可以用在各种场合,都能让人记忆深刻。三大碗理论的核心是提炼出关键词,大小一样,结构一样,词性一样,最好不要超过6个字。
加盖
在三大碗中每一碗的具体阐述中,要适时的进行加盖,生动形象的诠释出了各点之间的连接。比如说以上是我讲的第一点,以上是我讲的第二点。那么观众就会很清晰的知道:哦,原来这个人分享的第一点已经讲完了。
结尾承接句
在往碗里面注水以及加盖完成之后,要进行结尾,那么这个结尾该如何结,肯定不能草率的来结尾。比如说“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这样的结尾显得太仓促。那么结尾该如何说也是有方法的。结尾三句话,第一句是承接句,第二句是中心句。首先承接句该如何讲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迷你型。比如说“最后、总之、综上所述、言而总之,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等等,这都属于迷你型。另外一种方法属于朴素型。比如说“今天我的发言就到这里”。
结尾中心句
第二句话就是中心句,中心句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总结式中心句。如果你的篇幅较长的话,可以把你所要表达的每个关键点在进行重复,也就是说再把你的三个碗再重复一遍。第二种方法是升华式中心句。比如说你的主题篇幅较短的话,那么在结尾的时候,你要对你所讲的主题进行升华。
我目前在工作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不够专注
我工作时候不够专注,一会干这,一会干那。经常出现工作时候一边聊微信,一边写报告等等这样的情况
第二:不够高效
之前在处理工作的时候老是喜欢拖延,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匆匆忙忙的赶完,导致质量不高。因为先挑轻松的事情做,所以导致重要的事情往往没有能够完成。
第三:不够自律
因为睡的晚,起得晚,所以一天所能充分利用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之前想要通过运动,让自己在工作中保持充足的体能也一直未能下定决心做到。
我的三个解决方案如下
第一:训练专注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的成功秘诀分别都是专注,可见专注的重要性是如此之大。跟叶老师学习过后,我现在每天列出自己的三只青蛙,通过番茄工作法来吃青蛙。买番茄钟或者是下载手机番茄工具。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张弛有度,保持平衡。在这25分钟时间内,专注的只做一件事,慢慢的训练了自己专注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提高效能
通过跟叶老师学时间管理的方法论,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每天早起反思自己昨天的工作,然后计划自己今天的工作,从自己的日历和清单中找出最重要的三只青蛙,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来把青蛙逐个吃掉,慢慢的提高了我的效能,这是第二点。
第三:打造自律
自律就是自由。叶老师让我们用90天的时间,去践行我们所学到的时间管理方法。在90天内,我逐渐养成了很多好的习惯,比如早起、写晨间日记、跑步、吃青蛙,和小伙伴们一起相互砥砺前行,逐渐在养成我的自律的习惯,这是第三点。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非常感谢叶武滨老师。人生分两种,一种是参加易效能前的人生,另外一种是参加易效能后的人生。我来到易效能之前,我过的完全就是叶老师所说的线下人生,现在我正在逐渐从线下人生往线上人生方向转变。正是因为有了叶老师教给我的时间管理的方法,才能让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更加专注,效能更高,同时也更加自律。再次感谢叶老师。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