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TygXurry73IITrbSUjP1Qw
• 01 •
朋友的孩子非常乖巧,有次和朋友闲聊,我称赞她女儿好乖。
她听了苦笑说:不乖的时候也很多,有时甚至会气得打她。
我很好奇,问她在什么情况下会打孩子。
她想了想说:比如最近陪孩子练钢琴就打了她几次。她有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故意不好好练,要么胡乱弹,要么坐不住。
朋友最初会耐着性子劝说,但她的忍耐力也有限,控制不住就打了孩子。
其实每次打完了就有点后悔,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觉得自己当时能忍住脾气就好,而且好几次打孩子的时候,她也心疼。
更糟糕的是,她女儿脾气还特别倔,有一次坚决不肯练琴,竟然还主动对她说:反正我不想练,你想打就打吧。
看女儿一副要“就义”的坚决表情,她居然被气乐了。
朋友和我感慨说:"没孩子的时候,看到有家长吼孩子、打孩子,自己就会想,等我有了孩子绝对不这样对她。
谁知道自己有了孩子,看了很多育儿的文章,学了不少方法,发现自己做得并不比别的妈妈好——着急起来一样会打孩子。”
• 02 •
为什么打完孩子后悔,但下次还会打孩子?
其实总是重复那些让自己后悔的行为,往往有很深的心理因素。
很多人在真实场景中,很难运用自己"学习到"的方法,只会用自己"体验过"的方法。
如果你从小因为"不听话"会被打、被骂,那么你真正体验过的是父母打骂这个行为。
这个行为方式已经刻印在你的记忆中很多年,每当父母打骂你一次,你就重复学习一次。
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根本找不出任何应对方法,只能用你父母交给你的方式——先打你一顿,打到你听话。
如果你小时候因为不听话被打,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的"痛苦记忆"被这个"似曾相识"的场景激活了。
也许你的头脑中并没有清晰的出现这个画面,但"不听话就要挨打"这个场景,已经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
一旦你进到这样的场景里,潜意识就被激活了。在这个场景里你熟悉的角色只有两个——一个是被打的孩子,一个打孩子的爸爸或妈妈。
大脑本能地会选择那个让你"不痛苦"的角色,所以,你可能和你父母出现一模一样的行为——打孩子。
如果你每次冷静下来,都会后悔自己打了孩子,说明你已经走在了觉察之路上。
后悔是个很好的情绪,它在告诉你——下次不要再这么做了,这么做之后你会很难受,也许比被打的那个孩子还难受。
后悔的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你继续某种行为。但是只有“后悔”这种情绪还不够,你还要思维配合上。
我建议父母能够在感觉孩子“不听话”而愤怒得想揍他们一顿时,转换一个思维方式——当你是孩子的时候,你希望妈妈怎么对你?
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你的父母可能在他们认为你“不听话”的时候打过你、骂过你,但是你自己回忆一下,你真的只是想惹怒他们,才故意“不听话”的吗?
会不会在你那些“不听话”的行为下面,还隐藏着更多的东西?
• 03 •
有一个朋友曾经告诉我,她爸妈都是很严肃的人,家里讲话都是说“正事”,父母也很少让她撒娇,一家人几乎没有亲昵的举动。
有一天,一个阿姨带着自己的女儿到她家做客,她和那个阿姨的孩子同岁。
她发现,那个女孩和阿姨坐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抱着阿姨撒娇。阿姨不仅会摸摸她的头,和她对视而笑,有时候还会亲她一下。当时她觉得,好羡慕啊,我妈妈也这样多好!
当晚阿姨带着女儿走了以后,她妈妈一边洗碗,一边提醒该写作业了。
她那时突然就不肯写,对妈妈说:你亲我一下我就写。
她妈妈一开始不以为然,说“你瞎说什么快去写作业!”
她牛脾气犯了,说:你不亲我我就不写!
她妈妈很生气地说:你信不信我打你?
她还是坚持说:你打我我也不写,除非你亲我一下!
她妈妈连水龙头都没关,就从厨房里走出来,给了她两巴掌,把她拉到书桌前甩给她爸,说:她再不写你揍她!
她说:其实当时打得痛不痛我已经不记得了,可能我妈也没打很重。但是当时那种委屈、羞愧的心情,我一辈子都记得,简直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一辈子不要出来见人……
其实每个孩子“不听话”行为的背后,都有自己各种各样的原因。极少有孩子是“为了不听话而不听话”,如果真有这样的孩子,那么他的心理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如果父母能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稍微冷静一点,去探究一下背后的原因,或许有更多解决办法。
我这位小时候被打的朋友现在也是一个咨询师,她说:
其实我能理解我妈当时的反应,她正忙着洗一大堆的锅碗瓢盆,洗完碗之后还要洗一家人的衣服。我爸那时在考职称,每天晚上吃完饭也要学习,没什么精力帮她分担家务。
那时衣服都手洗,洗完凉完估计都半夜了,我妈早上六点还要起床给一家人弄早餐,吃完又要赶去上班。
不过虽然我能理解,但如果我能让时光倒流,穿越回去附身在我妈身上,我还是很想她能暂时把水龙头关上,问我一句:为什么你想我亲你?
其实只要这一句,我就能把刚才所见和所想告诉她,我妈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我想,她可能会有点难为情地、尴尬地亲我一下吧。其实就这一下,我就满足了……
和我说完这件事,她也略微遗憾的说:时至今日我妈也不知道,这件事在我心里放了那么多年,我想她可能早就忘记了,而且我也不知从何提起。
只不过,当我女儿出现让我觉得“无理取闹”的情形时,我就会立即回到这个时候,然后问我女儿一个“为什么”,再加一句“你希望妈妈做些什么”,或者“你觉得妈妈怎么才能帮到你?”
你看,过去的痛苦并不必然制造另一个痛苦,它也能成为一种根深的领悟。
我很欣赏这位朋友地办法,她或许也不能准确解读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但她会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问孩子为什么,需要什么帮助,而不是一下子就跳到“指责”的位置上。
如果你能学会这种方法,你不仅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话”,你自己的童年创伤也会被修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