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后感

论语后感

作者: 赛赛Cici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10:25 被阅读0次

受老师推荐,拜读于丹《论语心得》。看《论语》原版,可能是没有这种能力的。理解方面也跟不上,就不说领悟了。所以,将古文经典用现代学者翻译出来,带上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今日早起,拜读《孝敬》一章,特意选择早上妈妈没有起床,安静的时候阅读。细细理解和感受,读的比较慢,读了15页妈妈醒来了。空间就不再那么安静了。只得在妈妈不断打断中进行。磕磕盼盼读完本章。

随着和妈妈相处的时间越长,反而不像以前那么叛逆。在工作学习时,嫌妈妈打断自己,会很吵。其实不过是为我断断续续端上茶水早点,嘱咐我吃早饭。絮絮叨叨说了些新闻上看到的疫情状况。妈妈总把关爱向下传递给孩子,孩子却关上大门。矛盾因此产生。

古圣贤者,百善孝为先

孝,而非顺从为孝。而现代人,都以顺从为孝,听话,乖,妈妈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经常会听到我妈对我大吼,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一点也不孝顺,你看看xx家的小孩。矛盾升级。

孝,以敬为先,我是独立的个人,而非复制品,为何一定要把自己重要的决策权交予母亲呢?小事,听安排,大事自己定。是子女之前,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人。

观念不同,造就在母亲严重叛逆的我。

即便如此,子女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父母在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手把手的教导自己,也经历了子女的叛逆期。当不能生活和意见向左的时候,换个位置去思考和相处,把父母当孩子一样去引导和安抚。也是一种孝。

很多时候,我们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外人,把最坏的一面留给父母,此为不孝。

把最坏的一面面对朋友,此为不义。

对待父母一样,对待工作,对待朋友,对待陌生人,生活会出现很多转机。当然,人性的弱点,不可能没有区分。心态的端正,才会是生活良好的开端。

《孝敬之道》是本书的第一篇,百善孝为先,在所有品德中,孝第一位,很多时候,孝不仅仅是能安定家庭。更多的时候,能够引发我们对待身边的人、事、物的启发。这才是人举一反三的本能。

久未写作,重新提笔,竟然经常不知如何下笔。

生活给了我很多主题,我只粗浅的停留在自己的大脑。记忆消退,竟然什么都没有留下。

提笔记录生活,是一种乐趣,也是为人生的记录。

相关文章

  • 论语后感

    受老师推荐,拜读于丹《论语心得》。看《论语》原版,可能是没有这种能力的。理解方面也跟不上,就不说领悟了。所以,将古...

  • 读《论语》后感

    今天读《论语》乡党篇,感慨万千。 更理解“孔子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在这篇中,孔子从“衣、食、...

  • 学《论语》后感

    我从五月一日开始,参加了一个读书返现活动。 参加这个活动,让我受益良多。 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一群人有得远。 《论...

  • 听《论语》后感

    我在4月28日,参加了樊登读书会打卡返现共读《论语》活动。今天是打卡的第二天了。还要坚持28天。 我发现,听樊登老...

  • 听《论语》后感(2)

    今天听了樊登老师讲的两节《论语》。 其中有一句断句,很奇怪,并且不同的断句,发的音也不一样,解释也不一样。 所以我...

  • 读《论语》后感(2)

    今天学《论语》“先进篇”第14和15章。 孔子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其它弟子对子路不敬,孔子为了维护子路,他又加了一句...

  • 读《论语》后感(3)

    今天读《论语》“颜渊篇”第2章和3章。 孔子的弟子问“仁”,但是孔子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回答他们。 实际上,“仁”是儒...

  • 读《论语》后感(5)

    今天读《论语》第三十六天。我发现,越认真读《论语》,就越觉得读它很有意义。 我是一边听樊登老师讲解,一边看原文。我...

  • 读《论语》后感(6)

    今天读《论语》“颜渊篇”第10章至15章。齐景公和子张问政于孔子,但是孔子的回答完全不同。 对齐景公,孔子回答“君...

  • 读《论语》后感(9)

    今天学《论语》“宪问篇”第6至9章。孔子说“君子有不仁的时候,但是小人不能有仁的时候。” 什么是小人?余秋雨说小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oz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