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就儿子的教育问题,开了个专题家庭会,解决了存在的几个问题。
1、关于儿子短暂外出的小结。五一放假前,儿子情绪不太好,提出自己一个人出去转转,4月30日儿去了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吃住行自己联系,不要家长操心,5月1日下午返回。家庭会上,我及时肯定韩城之行儿子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时告诉儿子,父母不同意出远门,是出于对儿子安全的担心,因为儿毕竟是未成年人,需要父母的监护管理,儿子表示理解。感悟:居说:改变自己的同时,要多肯定孩子的改变并放大孩子的优点,人性方面好的表现要及时嘉许。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要用放大的眼光去欣赏、去赞美,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托举,孩子就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优秀!
2、关于儿子礼貌教养问题。由于马上面临中考,儿子的学习压力较大,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上,儿子态度生硬,缺乏礼貌。比如,为五一外出、生活费多少等,儿子对父母不够尊重,达不到目的誓不罢休,甚至大声吼叫。特别是为要钱看电影,我没有给他,儿觉得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在电话里竟然随口说了一句:“他妈的”。在家庭会上,就儿子口吐脏话的问题,我直言不讳地告诉儿子:“爸爸不给你钱,你就觉得没有面子。但是,你想过没有,你当着同学的面,对自己的父母极不尊重,甚至说脏话,你的同学会怎么想?他们会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敢骂的人,值得交往吗?”儿子辩解说,当时不是急了吗,其实并不是故意骂你。我正告儿子: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今后绝不允许再发生。儿子给我道歉,表示绝不再犯。感悟:居说:孩子没有教养,是父母教养不够或父母没有教养。居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儿子的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的教养,必须靠父母教育培养。如果我们培养了一个没有教养、不知感恩的高材生,还不如培养一个孝敬父母、富有爱心的普通人!
3、关于儿子日常生活费用问题。儿子提出每天30元,每周210元。妈妈说太多,不易纠正儿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经过协调,同意周一到周五每天30元,周六周日每天15元,合计180元。感悟:居说理念,父母疼你爱你,但绝不娇惯你。我们学习践行居说,就是要求我们学会正确的爱孩子,绝对不能溺爱娇惯。通过孩子零用钱的管理使用,让孩子感受到爱是有原则的,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4、关于家庭观念细节问题。五一假期,带儿子去养老院看望九十岁的爷爷奶奶,儿给爷爷奶奶洗脚。老人看见孙子非常高兴,拿出水果等好吃的让儿子吃。特别是孩子的奶奶,有时糊涂有时清白,但即使糊涂时,心里也始终牵挂着这个最小的孙子,奶奶看孙子的眼神是那样慈祥,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大爱。假期弟弟弟媳侄儿等从西安回来,一家人在饭店聚餐,儿子不愿意参加,我们也没有勉强。家庭会上,我问儿子,不参加聚餐的原因。儿说,吃饭他们(我的两个弟弟)老说我,不想去。借此机会,我肯定了儿子看望爷爷奶奶并洗脚的孝心,同时也理解儿子不参加聚餐的感受。感悟:居说:只有细节的精彩,才有整体的壮观——魔鬼、天使都在细节中。居说:孩子思想中不缺道理,孩子需要的不是你老生常谈的说教,而是能够引发他去主动思考。父母要尊重、理解、信任孩子,在肯定儿子具有孝心的同时,自己认真反思,作为长辈,特别是父母,教育孩子切忌说教、啰嗦、唠叨!
5、关于手机的使用管理问题。由于儿子偶尔不能按时交手机,妻子提出修改完善手机管理办法。经过我协调,大家形成一致意见,以前的手机管理原则继续有效,如有违反,扣除手机使用时间。平时不允许以查答案为由,拿父母的手机。感悟:居说:规则的目的是保护而不是约束,父母要敢于立规矩,孩子要自觉守原则。居说:孩子生活规律的形成源自于对规矩的遵守,原则是孩子成长之路上的红绿灯。居说:对孩子强调原则和修正行为时专用——你只有做完了该做的事,才有资格做你想做的事。儿子从来就不怕原则,偶尔违反的原因还是父母做的不到位,让儿子有空可钻。儿子要手机,爱人就迁就,才导致儿子找借口。 经过沟通协调,儿子同意自觉遵守。
这次家庭会议,没有争执争吵,气氛民主和谐,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我们坚信,在大爱无疆理念的引领下,我们与儿子一起成长进步,我们的家庭一定就会越来越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