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悉达多》上

《悉达多》上

作者: 易无穷 | 来源:发表于2024-07-20 22:33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看一本黑塞的小说《悉达多》。起因是在B站上刷到黑塞的生平,于是对他写的书产生了好奇。

书还没有看完,看到了悉达多和乔文达在遇到乔达摩之后的不同选择。这里简答的介绍一下相遇之前的孤立。故事发生在古印度,古印度的社会阶级森严,从上到下分别为: 婆罗门 、 刹帝利 、 吠舍 、 首陀罗。而悉达多和乔文达出身于婆罗门,一生按部就班的话会成为社会的上层、贵族,享有无尽的财富和权利。年轻的悉达多长相俊美、举止优雅、博学多才,他让父母感到自豪、欢喜,他让婆罗门女儿们心生爱慕,他让乔文达愿一生去追随、相伴。所有人都热爱悉达多。悉达多令所有人喜悦。所有人都对他兴致勃勃。但悉达多却很惆怅,他开始感到,父亲的爱,母亲的爱,他的朋友乔文达的爱,都不会一直带给他幸福、安宁和满足。唯有寻找自己的阿特曼(可以理解成自我、超我、心),才会给他带来幸福和满足。于是悉达多和乔文达不顾家中的反对,放弃了优渥的生活,选择去寻找道、选择去寻找自己的心。他们先在沙门中修炼,后来又听说乔达摩已悟道,于是他们又去寻找乔达摩。书中是这样描写乔达摩的,自己描述不出来,放上原文。

初见以后,悉达多和乔文达就已经敬重和爱慕了佛陀。在听完佛陀的宣法后,两个青年各自跟随自己的内心做出了抉择。乔文达选择阪依佛陀。而悉达多虽然也感到佛陀的法义新奇,但却想要向佛陀一样追随自己的道。

其实故事很寻常,一个人和他的朋友想要去寻找自己,寻找自己的心。在这个过程中,放弃了很多东西,财富、功名、家庭。但是故事又不寻常,因为可能是你我在青年时期去寻找自我、追寻人生意义的缩影。人呀一旦在脑子里冒出了这个想法,只有两个结局:找到或抱憾终身,一直觉得自己缺少什么?它不是一道伤口,一直作痛,而是一种瘙痒,若隐若现。

第二点的感悟就是世界上有两种人或者说是成长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靠纪律、原则而活,另一个是靠自己的内心而活,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大部分人都是需要束缚、约束的,有渴望得到及时满足的生物所在,也有现在娱乐业太发达,都在抢夺和我们的时间、注意力的原因所在。当然你也不是被动的,你是在某种程度是可以做选择的,只是你没有意识到或者来不及反应。

第三点感悟是第二点的延伸。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如何爱自己?是一个非常主观、非常灵活的问题。它没有固定的回答,只有完善不完善,适不适合自己。很多宗教的路径:爱己->克己->成己。

最后一个感悟,关于我自身的。从书中,我发现自己是一个容易轻信的人,一个容易轻信的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都不信。尽信书,不如无书。

最后用当年明月的一句话结尾吧:所谓的成功,只有一个,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愿随你心,做你想做的、热爱的事情。

相关文章

  • 悉达多太子 目录

    悉达多太子 目录 【悉达多太子】1 【悉达多太子】2 【悉达多太子】3 【悉达多太子】4 【悉达多太子】5 【悉达...

  • 悉达多

    这周看完了黑塞的《悉达多》。相比上上周看的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这类自传式随笔散文,《悉达多》苦涩得...

  • 悉达多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嬉皮士运动如火如荼,甘地等人成为一代嬉皮士的精神偶像。与此同时,在文学领域中,赫...

  • 《悉达多》

    【真心希望各位或爱看书的人认真读完,重推】 【好看到只看完了一半不到,就希望能推荐给朋友】 之所以有幸认识这本书,...

  • 悉达多

    悉达多 有些书,就像有些人,你见第一面就好似似曾相识,读下去也果如当初的预想,一切都是那么契合,有时竟会感叹相逢恨...

  • 悉达多

    我不看电视剧,不看电影,此刻,我在想着是否也不该看书。 看完《悉达多》,揭开了伪装,我心迷茫。 昨天突然觉得古典音...

  • 《悉达多》

    先说译本,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姜乙。 文字优美,拿起就舍不得放下,我读书算比较慢的,但一口气三四个小时读完了。 读完...

  • 悉达多

    黑塞 悉达多

  • 悉达多

    我该如何为这本充满哲思的书做个总结呢?它几乎包含了人生所有的奥秘。《悉达多》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写的一...

  • 《悉达多》

    2015/4/3 我们若不是在释放感官的时刻抛弃了灵魂,就是在寻觅灵魂的时候封印了感官。其实大可不必,智慧不能被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悉达多》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bts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