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0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曾国藩传》---阅读分享7
为救国救民,曾国藩忍辱负重,赤手空拳建立湘军。为长远计,他不惜违逆皇命,背负骂名,靖港小挫后,终于在湘潭取得了清朝对抗太平军的首次胜利。一直备受打击的曾国藩终于扬眉吐气了。
今天,我们接着往下阅读第七章节: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胜利者后的曾国藩又遭遇了些什么。
1.胜利后的反思和调整
靖港小挫,湘潭大捷,长沙解围,湖南全省解严。胜利后的曾国藩并没有洋洋得意,而是深刻反省,严厉整顿。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湘军来了一次汰旧换新。
首先是罚,开始裁军。曾国藩认为“兵在精而不在多”,裁掉临阵脱逃的将士,对父亲的好友和自己的弟弟也一视同仁。经过严厉整顿,湘军人马由17000人,一下子只剩下5000人。
其次是赏,扩充人马。曾国藩批准那些在战斗中表现勇敢的将领招兵买马,扩充队伍。他还为湘军立下一条规矩:其将死,其军散。一旦统帅战死,全军遣散回乡。只有保护长官,才能保护自身利益,才有个人发展的机会。
2.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
湘潭大捷,湖北收复,扭转了清朝对抗太平军的局势,一直灰心丧气的咸丰帝喜出望外,按照惯例要让曾国藩接任湖北巡抚。
接到咸丰帝让他当巡抚的命令,曾国藩实在太高兴了,这对他太重要了。曾国藩虽以侍郎在籍,但根本没有实权,在招兵、选将、购置武器等方面,本得不到地方官员的支持,反而到处被掣肘。
但是曾国藩高兴的太早了,他的辞谢折子还没到皇帝手中,另一道撤销对他的任命的折子已经在来的路上了。皇帝对他充满了猜忌和不信任。
将士在外出兵征战,奋勇杀敌,最怕遭到皇帝的不信任和大臣的猜忌。曾国藩非常不幸运,这两者他同时遇到了。
“胜则相忌”,当初曾国藩上疏直言进谏,得罪了咸丰皇帝和朝廷权贵大臣,其后遗症此刻来了:曾国藩手握重兵,不得不防,以免成尾大不掉之势。咸丰帝也有此隐忧,一拍即合,于是出尔反尔,朝令夕改。
3.湘军的整体计划被打乱
曾国藩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在对抗太平军上,他全面分析,从大处着眼,进行整体的战略规划。太平军已成规模,他认为应先剪枝叶,再伐根本;先建立根据地,再往外拓展。
但咸丰皇帝的军事原则正好相反。看到太平军建都南京,他非常害怕太平军以此为基地,乘胜挥师北上。他的目光只着眼于一隅,认为战争的关键就是拿下南京。
于是他在南京西北两面建立了两座大营,举全国之力供应,并严旨催逼两座大营对南京发动大规模进攻,同时严令曾国藩快速与两大营汇合,一举攻下南京。
咸丰帝的旨意打乱了曾国藩的计划。也许是湖南和武汉战争太顺利,也许是骨子里的忠诚和以天下为己任,这一次他明知困难重重,前途未卜,还是领旨率军向江西九江推进了。
九江这场战役到底如何呢?曾国藩和湘军的命运又将如何呢?我们明天继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