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老师的令牌,第一次就是让女儿自己睡觉,没有想到这么好用。
第二次用是班主任邀请女儿参加幼儿园的说故事推文活动。以前背古诗之类的,我都会当做游戏或者唱歌的形式,润物细无声。这次是要短时间完成的任务,除了磨耳朵不让她说关掉,也要让她自己有主动性一次次讲,又不会不耐烦。
"雨滴,徐老师邀请我们讲故事给大家听哦,徐老师说你讲故事讲得特别好!"第一天花起来断断续续说了一遍。
"妈妈,这本书怎么这么厚呀?"哈哈,是觉得太长了。
第二天,磨了下耳朵之后,"我们今天再录一遍给徐老师听吧"
录音开起来,你到就开始了。第二天难得拉你录了两遍。除了《我会自己读》,完全放开让你看图讲故事的机会倒是少。(看来接下去也要你给我讲故事,不只是根据字来讲)
你不确定的就看看我,我就和你一起读下去了。后来发现,那几句不录音,你到是自己就会讲下去了。
第三天玩的很晚没有读,就回家的的路上磨了半小时耳朵,不想磨灭你的兴趣,也就随你,想着实在不行就亲子共读就好。
第四天,想着前面你看我可能是担心自己读错。就和你说,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下去就好,读错也没有关系的。
"我们这次录完就做成视频给徐老师看哦。"
看来磨耳朵还是不错的,第四天录了一次,你读得一次比一次好。妈妈也终于把成果做成了视频。
今天和骁先生在路上交流的时候说,看来老师的话还是比较管用。
以前就看朋友在群里发,如何拿着老师的令牌"制服"孩子。也知道女儿的口头禅是,老师说。这两次的事情倒真的是看到了"老师"角色的魅力。
骁先生以为我失落,你也是老师,还是不一样的。我马上解释,那我在女儿面前就是妈妈,而且我时刻提醒自己就是妈妈的角色,温柔而坚定地做好自己,让女儿可以撒娇,也知道我们也都有底线要坚守。
女儿自己睡觉第七天,女儿讲故事第一次……希望女儿享受过程,在我们高质量的陪伴下独立自主,热爱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