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羿是谁?
羿又称“后羿”,是中国古史和古神话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的事迹见于五十多种记载,包括许多故事主题,例如射十日,射猰貐、凿齿、九婴、封狐、河伯、大风,与嫦娥或宓妃婚媾,被逢蒙射杀等。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射十日的故事。
若要理解羿射十日故事的内涵,则必要辨明羿的身份。
羿是东夷民族或商民族中的一个历史人物,又名“夷羿”或“仁羿”。
“夷”字通“仁”和“人”,《说文解字》说:“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
在古代记载中,羿被说成是帝俊或帝喾的射官,而帝俊、帝喾都是东夷民族的至上神。
羿的国号叫作“有穷”,其地在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属东夷民族居住区。
据《水经注·河水》引《地理志》,有穷后羿国的所在地有鬲津,“鬲”人姓偃,是咎繇(皋陶)的后代。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后羿也属偃姓,是信奉鷃鸟的民族。据《尔雅·释鸟》,“鷃”与“偃”同音,又名“雇”,是一种雀形的小鸟。
由于九雇曾是少昊契的“农正”,所以在古代的记载中,羿的性格往往与少昊契相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