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注重“教”的教学,备课大体呈现如下的思维过程:
1.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
2.我要教什么?(教学内容)
3.我该怎么教?如何教效果最佳?(教法选择)
4.如果这种教法不理想,我该怎么办?(教学调控)
很显然,这种教学过程,能吃透教材,能选择教法,但是站在“教”的视角,是以完成教师任务为目的。一般来说,这种教学会忽略了学生、学情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流程,是从学情为起点,以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达成学习目标。因此,这种教学流程,教师始终围绕“学生、学情、学习”来备课、组织教学。
其大致教学思维流程如下:
1.学生学什么?(学习内容)
2.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
3.学生已有知识知识储备怎么样?(学情分析)
4.学生如何去学?哪种学习方法效果最佳?(学法选择)
5.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不会该怎么办?(策略调控)
6. 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怎么样?(效果评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