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与学很多教育大家都谈过,今天我也想说说。
从古到今关于学的名言很多,比如,宋代大儒朱熹就说过“百学须先立志”意思是说学习要先立志 ,我觉得这是在强调立志的重要性。
而另一位大文豪苏轼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在强调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博览群书,个人积淀自然厚重,即使言谈举止也显山露水与众不同。
其实,关于学习我们听到最多是那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要勤奋刻苦,很多名家大儒都是刻苦学习才获得成功的。
以上是学习要做到的,也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经常给学生强调的:立志、勤学、广泛阅读。
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一边学,一边教。站在教的角度,我想谈谈以下几点:
1.在教中学
教学天天进行,如果一味地按部就班,就很难提高自己。我们可以一边教学,一边学习例如,课堂上学生的一句不经意的发言,可能会带动整个课堂,教师就要思考如何设计课堂会更有效。有一次,我布置作业时,看到有两个坐同桌的学生在说话,我就想,让同桌相互检查作业,互相督促,可能既方便,又省时。接着我在听写、默写训练时,也采取诸如此类的方法,前后同学互相批阅,也节约了不少时间,效率大大提高了。
2.在教之前学
老师在教学一课之前,一定做了大量工作,如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情、备课、研课……都是教前学习。教前学习为课堂提供了成功的可能。
3.教后学
一堂课结束之后,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结束,
其实,提高教研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后反思。
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才能为后面的教学提供经验。记得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我指导学生读到“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时,我关注到“珍奇”一词,就追问学生,“你们觉得“世上没有的珍奇”会是什么?是金银珠宝吗?”
有学生回答,世上有金银珠宝,“那你结合第三四节诗的内容,想想“珍奇”指什么?”个别同学说是“自由、幸福、美好的追求……”
学生一下子理解了诗歌的主旨。
下课后,我想,这大概就是肖培东老师所讲的课堂教学的支点吧。
课后反思,我及时记录了自己的点滴收获。我觉得这就是教后的学习。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教学中的失误、遗憾更是学习提升的重点。
4.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原文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后来也被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即老师不止教学生,师生之间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上课过程中,我和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教学目标努力,我的教学行为影响了学生,在教学中我的理念发生了变化进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化,我和学生相互成长。这就是教学相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