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分居两地,寂寞是寂寞,好处却也有,就是可以大写“两地书”。特别是像我们这样晚恋晚婚模范的大龄青年,婚前谈情说爱的时间太短,倘若没有婚后的两地分居,简直连写情书的机会也没有,更何况我又是大学中文系毕业,不能在情书上有所作为,岂不是暴敛天物!于是在外地工作的四年中,鸿雁频传,每周定时两封信,都很厚,有时还超重,字尽可能写得小,有时背面也写。无信的日子,旧信便经典名著似的,反复阅读。如果不能按时收到信,就会手足无措,坐立不安,胡思乱想,恍然若失,甚至于要打长途电话——我的两地书救座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那一天该有信来。但从上午到下午,到收发室去了几趟,又到发信的教研组长那儿问了几次,都说没有。我之所以急盼那封信,除了常规性的情感需要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里急要独生子女证明。
有了后一个理由,这长途电话就更值得一打了。吃过晚饭,在去邮局的半道上,我扭转头明知无望却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又去了学校,闷牌似的,奢望时隔个把小时,会有信来。到了办公室门口,发现室内有火光,就想:谁会这么晚来生炉子呢?推门,门却锁了,这才感到事态严重:失火了!打开门想拉灯看情况,里面热得根本无法进去,而且门一开,空气进来,那燃烧的办公桌立刻升腾起熊熊大火。我立刻跑出来,在校园里声嘶力竭地大喊救火。有上晚自习的学生和老师跑来了,大家拿脸盆端水灭火,可杯火车薪,火头反而更旺。后来想想也真危险,因为那间办公室上面是油印室,而楼板是木头的,如果烧起来,整座楼都要完了。好在这时消防车来了,不一会就灭了火,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我惊魂未定地去市邮电局打长途电话,先向妻说了救火的事,又问为什么没有收到信。妻说,信早按时寄出了,今天无论如何该到,可能寄丢了。
第二天一早到了办公室,看到窗户的玻璃全都烤炸了,着火的三张桌子,只剩下一堆灰烬,我的办公桌由于离火源较远,只是临火的一面烤得焦黑。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桌面上竟放着我的信——一封烤糊了一半的信。就在同事们都夸我是救火英雄时,公安局的人来查现场,我便成了盘查对象。好在那封烧糊的信能作我不在现场的证明,教研组长这时也跑过来,说信是下班时送来的,之所以没及时把信给我,是想跟我开个玩笑,看我能急成啥样。后来弄清了原因,是一个老教师,吸烟时总习惯把未完的烟茬在抽屉里拧灭,这一次未拧灭的烟茬烧着了易燃的油印材料,那老师也因此吓出了一场大病。
事后我便以“两地书救座楼”的功劳为条件,向校长请求调动。没想到校长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哪能让你走呢?要是没有你,下次说不定这楼就保不住了。”更想不到的是,我连表扬都没得到,因为当时全市学校正搞年终评比,如若让上级知道了失火的事,先进评不上,奖金也要大打折扣。校长说,为了学校,委屈我一个,值得。
于是我只好继续大写两地书。待到我终于调动成功时,两地书已装满了一只旅行箱。妻说那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我说这财富至少也能换座楼。妻很认真地更正道:不是“换”,是“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