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孩子十几岁,和娃互动非常多的妈妈,我感觉教育真的是一个非常“个性化”,非常“双向反馈”的过程。
需要很多对话,相处,了解,理解和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寻找孩子哪些需要帮助,哪些需要安慰,哪些需要理解,哪些需要放手,哪些需要陪伴,哪些需要支持,哪些需要提要求,哪些需要惩罚,哪些需要奖励,哪里需要幽默,哪里需要批评,哪里需要一起疯,哪里又需要一起自律……………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当这种互动,变成日常的相处,简直是用语言也难以描述出的“幸福”。
讲真,我现在很少感到焦虑,痛苦和无助。反而是认为“尽人事,听天命”,从所有的事情里,发现可能性,好的一面。确切感觉到,心态好,一切都会变得更好的神奇效应。
昨天周末,麦麦在拿到了人生第一个800米铜牌时,继续选择了写作业。但是这一整天时间,她都在写作业的情况下,居然写到了晚上10点,语文阅读理解还没有写完——跑来问我。
我一看这些题目,也都是课堂上学过课文的问题,但她却始终无法下笔,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她做阅读理解总是这样,经常只能写出零星的一些东西。
这不符合她的实力啊。我一直这么认为。因为她作文非常好,而且对事物的理解也非常好啊,为什么一做阅读理解就不会呢?为什么考试时宁愿交白卷也不凑合写两个字呢?
我想这其中肯定有什么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但我昨天晚上还是发火了。并且和她正面“冲突”了起来。在互相发泄完之后,我们又和好如初,开始相处学习了。
我说:今天太晚了,明天给你请假在家里休息,不要去学校了。干任何事情,身体健康第一。如果去了,又没有效果,还睡眠不足,那不如“磨刀不费砍材功”。
于是我们在晚上展开了对语文这个学科知识和架构的研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