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老子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作者: 丁东华 | 来源:发表于2024-01-28 09:06 被阅读0次

正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译文:

以前善于用道来治理国家的人,不是教人民多精明,而是使人民淳朴。

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他们使用了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

认识这两种差别,就是治国的法则。常守住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好深好远啊。和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才能达到最大的和顺。

【体悟】

我觉得,教人淳朴也是不对的,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愚民,不过更为高级一些。

人性受两个因素的驱动:一个是个体的,自私的,是一种本能的趋利避害的反映;一个是集体的,利他的,是基因中带来的保护整个群体生存的本能;

这两个驱动因素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被归结为人性善、人性恶。

人性善,儒家或柏拉图的道德理性主义;

人性恶,法家或马基雅维利主义;

还有第三条道路:现实主义

不去考虑善恶的动机,不去考虑彼岸的理想天国或者阿鼻地狱,追求今生的幸福和快乐。

从尊重人今生今世的幸福出发,尊重个人的选择,尊重个人的自由,让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家庭都能够享受到现实世界幸福的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ce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