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是不是仅仅是记事呢?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有不仅仅局限于此。但要每日坚持写,即便是流于记事,也不一定能写出自我满足的文字。毕竟,人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地有值得可记载的东西。本来文章和记事就不是一回事。
今日暂且作记事一则:
一大早,先处理课题中期报告之事宜。周二放假的时候,刚回到家,教研主人给我发来一条关于课题有变更要填写变更申请书。因为放假早已回家了,所以,暂且留到返校后再处理。于是,早上,返校后先找到开题报告书中专家签名后的那一个课题变更处,把因离职退出课题组成员一事补写。再拍好发给学校教研室谢主任,可是她回复我的是让我们自己按照课题中期报告通知上的网址到网上提交相关资料,并没有提课题报告书要到她那里签字与到学校办公室盖章一事。于是,我在发给她后,马上上传到区宝安教科院网站去了。等我在通知本部教研主人时,她却告诉我还要找谢主任签字和盖章!于是,再次把已上传的课题资料重新删掉等签字盖章后另外上传。由于上午3节课,所依 ,把课题中期报告签字盖章这事移到下午去办。说心里话,这个事,真有点烦,而我本就是一个最怕麻烦的人。中午值日后,发信息给谢主任问她什么时候有时间方便找她签字盖章。她回复说4:00即第七节课。于是我先看了上午两个班的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卷的一部分,然后看书,到4点十几分,如约到小学部A栋二楼招生办办公室 找谢主任签字盖章。再一一扫描上传,终于算是小功告成。
等课题中期报告上传完,上届学生在微信中问我可以到学校来吗?我问,今天也放假吗?没有回音,还是问我,可以吗?于是我向德育处上报放行,最后审批通过。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左右,刚好是学生已经放学后,他们进校了。仅仅是半个学期,三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当然那是不可能的,至少他们长大了,也 变得懂事了。仅就能主动回来看老师这事,就会在校就读的时候不一样了,更不用说还会感念老师的好。一个学期来,上届的两个班的学生,都不时有返校看老师的,这是值得欣慰的,至少有一种师生情,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失去才懂得珍惜,还有就是想到学校来逛逛的。不管出于何故,都是以回来看望老师为名的,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也算是正其名吧。
很多时候,生活就是如此,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也没有什么难忘和值得的,至少十有八九的日子本就如此。琐碎庸常、平平凡凡才是真,每个人的生活大抵都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