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写作已十年有余,十年间,从意气风发到棱角渐失,从青涩稚嫩到相夫教子,时光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走了,留下一道道印记无从安放。直到最近研究时间管理读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朋友》等一系列书籍才发现,原来自己竟然在无意中错过了那么多的美好时光。
小时候,心里一直有一个作家梦。一直偏爱读读写写,将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听闻乐见都诉诸笔端。作文本,练习本,日记本,校内网,人人网,百度空间,仿佛处处都留下过印记。从几何时起,生活的繁杂,工作的疲惫渐渐地打垮了自己,每日疲于奔命地忙碌于办公室与家庭之间。偶尔抬头看看天,发现天空依然很蓝,草依然很绿,只是少了一颗发现美的心灵。
李老师说,在这个信息爆炸并且碎片化的时代,我们不是信息摄取量不够,而是太多,输入太多,没有处理,没有输出导致输入成为无效劳动。每天一得空就在朋友圈刷呀刷,每天微博刷不停,各种圈子,公众号推杯换盏马不停蹄,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每天都在不停地提升自己,可是,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每每到需要输出时,我们发现,自己所用的知识体系依然还是多年前的那套架构,丝毫没有升级换代。如果不是这次在李老师的书籍中顺藤摸瓜地一系列追溯,我很难想象自己还需要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多久。
梦想在诗人和哲学家的笔下是太阳般的事物。它们点亮了人生,使平凡的人生不再平凡。而我们就像夸父一样,在追逐着那轮“太阳”。虽然不知道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追上这轮遥远的太阳,但是只要我们向前迈一步,我们与它的距离就会缩小一点。我们并不痴妄成功,谁又能成功地定义成功呢?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找到那么一个梦想,然后完全地追逐。让自己始终在路上,人生就不会有终点。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一句话在李老师的该书中多次出现,也让人沉思。身处社会大染缸的你一定会说,我很喜欢那些年追逐梦想的那个我。那些年,那个梦为我们孤寂的求学之路点了一路的灯,点亮了我们的未来,点亮了我们的人生。现在,我依然想说,其实梦想就在我们的心中,从不曾离开,就像放飞的风筝一样,只不过有的人线放得长了点,往回收一收就能看到梦想的样子。
所以,我决定,从2016年11月16日开始,保证每天一篇输出。正如书中所说,强迫输出,就必须去处理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然后再倒逼扩大输入量。希望明年的今天有个全新的自己!
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年轻的心迎着太阳,一同把那希望去追。我们和心愿再一次约会,让光阴见证,让岁月体会,我们是否无怨无悔。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多彩的梦满载理想,一同向着未来放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