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叫《三块广告牌》,在刚刚闭幕的第90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收获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这两个重量级的奖项。
故事背景在一个美国的小镇上。
离异母亲的女儿被奸杀焚尸后一直找不到凶手,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也就渐渐遗忘这件事。
她为了表达不满并督促警察继续办案,租下前往小镇必经公路上三块快要废弃的广告牌,红底黑字写下她的谴责,与警察公开叫板。
租赁广告牌的价格不菲,为了维持,她必须变卖一些值钱的东西。
这是一个绝望的母亲奋力一搏,她无权无势,所以只有依靠这样的方式来引发关注。
当年是广告牌,如果放到当下可能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发微博艾特警察局吧。
母亲海耶斯、局长威洛比、警察迪克森三条叙事线索,使得故事开始饱满立体,慢慢展现出人性的本真。
三块广告牌上分别写着:
强奸致死
凶手至今逍遥法外
你在干什么,威洛比局长?
现场没有目击证人,找不到可以匹配的DNA,根本没有任何证据。
于是海耶斯在和警察局长对话的时候提出要在全国验男士的血,甚至每一个新生儿都要留下DNA,这个疯狂的想法显然是不可能实行的,她自己也知道。
但她就是不放弃。
她内心隐忍着巨大的痛苦,也在不停自责自己和女儿最后一刻的争吵,冷峻皱纹的脸庞上除了岁月渐长横生的皱纹还有永远旺盛的愤怒。
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她独自把一双儿女抚养长大,女儿到了青春期开始叛逆,吸大麻也和母亲顶嘴,三言两语下就说出了伤人的话。
父亲呢?家暴、找了19岁智商并不高也不算坏的漂亮小女友,潇洒过生活。
局长威洛比得了癌症,生命每一天都在倒计时。
广告牌像是一剂强心针让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依然打起精神努力破案,但是由于苦于一无所获,他只能一再包容海耶斯的刁钻和因为发泄进行的无理取消,诸如在牙医手指甲上钻洞。
他选择体面地离开,和家人一起度过了平和幸福的一天后,在马厩里开枪自杀。
给妻子、海耶斯、迪克森各自留下一封信,用天使般的胸襟去感化了他们。
海耶斯和迪克森内心的仇恨快要溢出来了,所以海耶斯才去放火烧警察局,迪克森把广告商丢下楼。
但是,由于他的信,海耶斯知道她的广告牌之所以还可以继续投放,是局长匿名提供的资金,而迪克森的内心也因为他的一语戳破开始自我和解。
这是一部伦理片。
想看侦探破案悬疑的就要失望了,因为它想体现的是人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突然其来的变故。当你失去了最最心爱的人,你还有什么动力继续生活下去?
所以她通过找凶手的方式来支撑自己继续走下去,为自己没有能好好照顾女儿而赎罪,也为了希望获得真正的真相。
每个人在这起案件中重新审视自我,而每个人都在宽恕和被宽恕中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迪克森原谅了海耶斯放火,广告商原谅了迪克森把自己弄伤还递给了他一杯带有习惯的橙汁;侏儒明知是海耶斯纵火却在关键时刻以约会为由庇护她;她手里拿着酒瓶本来要去前夫餐桌前闹场,因为他承认是自己烧了三块广告牌,但是最后还是作罢。
尽管这个世界很坏,我们依然要相信美好。
行侠仗义,怀揣善良,和命运讲和。
但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好人坏人。
一个人在某个时刻可能是坏的,但在下一个时刻就会因为某一个举动而成为天使。
海耶斯和交了警徽的迪克森走上了行侠仗义的道路,但是他们彼此都不确定是否要杀那个涉及另外一起强奸案的嫌疑犯。
↑
导演还是心慈手软的,他构建了一个总体善良的小镇和不需要费多大力就被说服行善的人们。
没有让底层人民的受冤无处申诉,没有让这个母亲完全孤立无援,而是处处体现了恻隐之情。
她不断得到他人的理解,外界的帮助,警察的支持,所有人都与她为阵,这本身也是一种正义的伸张。
恨并不能让你变坚强,一味抵抗只会让你愈发痛苦,从而变得面目可憎。
“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
倒不如顺着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顺应内心。
人气公众号“上海公交”主编。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新浪微博影评团认证成员。毒药认证影评人、书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