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找穴位,按摩不用愁
面对着中医穴位治病的神奇疗效,
有需要的人总免不了会有几分迫不及待,
急欲在自己的身体上试试,
在点点按按间,早日解除身体的不适。
这种急欲摆脱病痛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可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人体穴位如此之多,
不同的穴位又有不同的针对性,腰酸、头疼、脾胃不适……面对各种不一样的毛病,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应用这些穴位呢?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穴位是治病的“根基”所在,只有找准了对症的穴位,才可能有手到病除的效果。
所以,有人说:
“知道哪个穴位治哪种病不算什么,难就难在如何正确地找到穴位。”
确实,如果能像分辨哪是胳膊、哪是腿一样,轻松辨识位置与功能,那就再方便、再理想不过了。
相信无数学习穴位按摩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好在现在的各种穴位图很多,大家买一张来对着做也能找个八九不离十。
但是,毕竟穴位图与人体不是一比一的比例,真的要十分准确地对应起来还是差了些,免不了还会有点点出入。
曾经有患者这样问我:
“医生,我按你说的方法,回家后在你说的区域寻找又硬又疼的点,可是我感觉周围一片都是这种手感,根本不知道哪里才对呀。”究其原因,还是对穴位太陌生了,所以就算知道了大概的位置,也无法确定真正的点。这该怎么办呢?应对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熟悉”。熟能生巧,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寻找穴位。
我们都曾经学过一篇课文,
叫作《卖油翁》,
卖油的老者说: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这是每一个想要学习穴位按摩者都应追求的境界。
身为医生,我们也不是天生就对穴位如此了解,但当我们按着书本,按着老师的讲解,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地对着穴位“穷追猛打”时,久而久之,自然也就熟知它们的“家”了。现在,你一个对穴位了解很少,甚至此前完全没有接触的人,想要亲自动手调理自己的身体,怎么说也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才对吧?更何况,穴位在不同体形、体质的人身上的表现又有所不同,比如胖人的穴位相对要藏得深一些,而瘦人的穴位好找但敏感度却没有那么强。所以不熟悉自己的身体,那些穴位自然也就会与你“捉迷藏”了。
除了要熟悉自己的身体之外,我们也应对穴位被触碰后会产生的感受有所体会。要知道,穴位自己也会说话,只不过是以自己不同的语言而已,我们只要学会了解读就完全可以应对了。通常情况下,穴位对我们的回应主要是这样的:身体出现问题时,穴位处的皮肤会有刺痒感,这是因为它应急所起的敏感反应,特别是对轻微的刺激,这种感受会更强烈。当手指触摸到准确的穴位时,会有硬块感(有的地方以硬结呈现),此时用手指按压,穴位就会疼痛,问题越严重,疼得就越厉害。当我们在自己的身体上感受到这样的情况时,你就可以确定这是穴位的准确位置了。
还有一种情况,在穴位的皮肤表面,容易出现色素的沉着,且此部位皮肤的温度与其他部位也不同,或者高或者低,要视具体问题而定。
所以想要找穴位,就要做有心人,对自己身体的情况、皮肤的色泽与温度都要有一个详尽的掌握。
此外,我们还要对中医常用的术语有所了解,比如医生说三阴交为内踝向上四指宽处,所谓四指就是指“同身尺寸”的四指宽度,即病人自己的手指对自己的身体。
因为人与人的身高是不一样的,而穴位又因年龄、体形等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自己才是自己的准绳,四指宽度就应该是病人自己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合拢后的最宽处,而不是用他人手指为你量出来的位置。如果医生说一指宽,指的则是自己的拇指骨节处的宽度。在中医术语中,还有分和寸的区别,但不能将其与我们常规的尺寸来看齐,具体方法是将中指与大拇指对接成圆,以中指弯曲时第一弯曲处到第三弯曲处的距离为 1 寸,而 1 寸等于 5 分,依此计算。
这种寻找穴位的方法对年轻人来说,可能更容易实现一些,可对老年人来说就不是很方便了。
一是身体的灵活度问题,二是身体的敏感度问题,使他们寻找某些穴位时,总是找不准。
但这也没什么可沮丧的,因为中医一直提倡:离穴不离经。经络是由一个个的穴位点联结或结合而成的,当你找不准穴位的时候,不妨就以经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穴道为基准,然后沿着穴道进行敲打、按摩,也是会有功效的。
相对来说,找穴道就要简单得多了,将手指放在大致的位置上,然后向下边按边注意寻找,遇到相对柔软、似有小小的深陷之处,也就是穴道点了,这时,你只要顺着它按压前行,这一穴道的穴位也就会都被你“照顾”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