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思想海
河南一10岁男孩一出村就昏睡:父母的教育一致性有多重要?

河南一10岁男孩一出村就昏睡:父母的教育一致性有多重要?

作者: 月色沉思 | 来源:发表于2021-04-14 08:37 被阅读0次

    【1】

    河南商丘一个10岁的男孩,只要一走出村口,就立马失去意识陷入昏睡状态,你说蹊跷不蹊跷?

    这个名字叫高尚的男孩,到底是身体出了问题还是心理出了问题?记者特意带着高尚进行了三次测试。

    无论是第一次打着游戏走到村口,还是第二次坐着三轮车说着话走到村口,还是第三次坐着 小轿车走不同的路到村口,高尚无一例外毫无征兆地睡倒了。

    而且无论是掐他还是拧他都毫无反应,等到过一段时间又会自动醒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新闻一出,网友们一边倒地调侃是高尚在“装”,甚至有人建议让参与调查的记者“筛选一下智商”。

    为了弄清楚真相,记者带着高尚来到了河南省儿童医院的专家,经过初步诊断,他患的是精神类疾病,就是俗称的“癔症”。

    那么好端端的孩子为什么会得“癔症”呢?我们能够从记者的采访中看出一些端倪。

    当记者问高尚:“你是不是想让爸爸妈妈陪着你?”的时候,高尚头摇得拨浪鼓一样立马回答:“不要!”

    这明显不合常理啊,哪有孩子不希望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呢?原来高尚的妈妈只有过年几天时间在家,他很想让妈妈陪着自己,却不想爸爸在家。

    而高尚给出的理由是“他光打我,他还打我弟”,甚至他还说:“我爸打我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错哪儿了。”

    真相已经呼之欲出了,看来就是高尚的爸爸经常打他,导致他出现了昏睡的“癔症”,然而高尚的爸爸却非常委屈。

    他表示,高尚跟妈妈的关系特别近,无论妈妈说得正确与否都无条件地听从,而他则对高尚的学习更加关注,承认“因为学习我动过手”。

    父母在对待高尚的教育问题上,因为意见不统一,才会让高尚内心想亲近妈妈,却又惧怕爸爸,导致“癔症”发作。

    这也是告诉身为父母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态度统一和方法连贯有多重要!

    【2】

    一个打一个护,到老不上路。

    我们这边有句俗语说:“一个打一个护,到老不上路。” 意思是父母双方一个想要教育孩子,一个却不让,那么这个孩子是不会成材的。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贾政因为贾宝玉被告状豢养戏子琪官而特别生气。

    又在听信贾环的诬告说宝玉逼迫丫鬟金钏跳井后,按捺不住暴脾气,立马大喝:“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

    等到王夫人听闻消息赶来,立马趴在宝玉身上哭:“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勒死我,再勒死他。”

    很快贾母也赶到大喊:“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有了妈妈和奶奶的庇护,逼得贾政只得跪下,向贾母检讨做保证。

    虽然我们知道宝玉被打有一部分是冤枉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的时候,对孩子的伤害是最深的。

    这也是贾宝玉虽然集贾府万千宠爱于一身,最后却落得个遁入空门的结局,因为他根本没有能力承担起传承贾府的重任。

    《父母教育的一致性》中指出,幼小的孩子思维模式很简单,最信服的就是父母,如果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一致,那么孩子很愿意顺从。

    但是当父母之间的教育意见有分歧,并且这种分歧公开在孩子面前的时候,孩子是无所适从的,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孩子倾向于保护他们的一方。

    而不利于孩子的一方,势必不会甘心孩子被另一方所“压制”,可能会采取更加过激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茫然无助,甚至惊慌失措。

    毕竟,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是德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合力的大环境下,首要的一点就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

    【3】

    如何做到教育一致性?

    在一篇《陪伴一辈子的音乐》的文章中,作者的父亲想让他学习手风琴,但是他却想学吉他或者钢琴。

    在父亲宣布一个星期后就要开始上课时,作者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希望得到母亲的帮助,但是母亲坚定的下巴让他明白没有指望了。

    而在漫长的学习手风琴的过程中,作者逐渐爱上了手风琴,等他成为爸爸以后,才明白爸爸的话:“有一天你会有我从未有过的机会,那时你会明白。”

    父母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并且一以贯之地对待孩子,才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成长。

    首先,父母一方主导,另一方配合。

    父母双方原本是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无可厚非,但是有了孩子后,必须以一方为主导,另一方配合就好。

    大部分中国家庭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结构,决定了妈妈是教育主导,那么爸爸做好配合工作就行,要相信妈妈有能力把孩子教育好。

    当然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如果爸爸从事教育工作或者有教育优势,双方协商好,以爸爸为主导,妈妈来配合,同样也是可以的。

    最不可取的搭配方式,就是父母双方都想主导,或者都不想主导,这样的方式要么让孩子受夹板气,要么感觉被“抛弃”。

    父母要根据双方的教育背景、时间安排等客观情况,协商好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的配合方式,当然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其次,孩子面前态度一致,有分歧私下解决。

    这一段时间,我们这边天气忽冷忽热,那天早晨上学,我让儿子穿薄棉袄,老公却说中午温度高,应该穿单外套。

    原本儿子穿什么衣服,都是我跟儿子协商,这回老公跳出来提建议,我刚想反驳,但是儿子也想穿单外套,我只好点头同意。

    结果儿子中午回家就开始打喷嚏,吓得我立马让儿子换上薄棉袄,等儿子下午上学后,我才跟老公说,以后不要插手儿子穿衣服的事情,我会妥帖安排好的。

    孩子的教育就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累积起来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态度保持一致,宁愿一方妥协,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起来。

    如果确实是比较大的分歧,父母私下里商量出解决方法,然后由一方跟孩子沟通协调,确保孩子看到父母的态度是一致的。

    【4】

    教育一致性对孩子有多重要?

    有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为17.3%,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家长9.24%的比例。

    如上述新闻的男孩高尚一样,父母对待孩子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的内心处于慌乱状态,极端情况下真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知乎上有个话题是: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这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其中的高赞回答说,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其实没什么,真正需要关注的,是父母如何处理这种不一致。

    是的,父母作为成年人,都能够理解对方的立场和处世方式,最关键的是父母要有智慧地处理好不一致,不能伤害到孩子。

    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一方可以适当退让,事后再协商寻求折中的解决方法。

    如果是原则性问题,并且是必须当下解决的问题,父母应该避开孩子,沟通陈述各自的观点,然后确定对孩子最有利的方法。

    当孩子看到父母态度一致的时候,会更愿意听父母的指令,而这也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保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南一10岁男孩一出村就昏睡:父母的教育一致性有多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fk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