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纵宇一狼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根本的东西在于有没有高度契合的灵魂。灵魂若契合,合众皆幸福,灵魂相去远,合众皆痛苦。
01
因《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被人熟知的诗人余秀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余秀华是一个农村妇女,这没有错,她有先天的不足,这也是事实。然而,在她的世界里,有一个精神国度,在那里,她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
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他的世界观里,一个农村妇女就应该面对现实,他无法理解诗歌对于她来说的意义,他也无法想象,一个“诗人”自由的灵魂和不安的心灵!
而对于余秀华来说,对现实社会中的不甘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她赖以生存的支柱,而她的这一切,却无法得到丈夫的理解和认同。
对余秀华来说,她是“痛苦和不幸福”的,对于她的丈夫来说,同样是不堪与充满折磨的。
02
关于余秀华的标签有很多,争议也很大。有人认为她是“伟大的诗人”,有人认为她是哗众取宠、无病呻吟,其实这二者,都有一些道理。
我很早就看过她的诗集《月光落下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生》以及《我们爱过又忘记》,近来不知何故,又重新翻了一遍。
说她是“伟大的诗人”,我觉得并不为过。
我觉得她的诗歌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的流露,是随意的喷涌,未经雕琢,未经打磨。
站在她的角度,那种精神的孤寂和落寞,那种对命运的不屑和无奈,那种对爱情的幻想和失落,交汇成了她生活的全部,从这一点来看,她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诗歌来源于生活,但它不是生活片段的呆板堆砌,而是生活意象的感度凝练。而余秀华的诗歌,恰好就是起源于生活,而又融入了最真挚的情感的。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似乎“无病呻吟”也有一定的理由。
她身体有先天的不足,在农村,每天要面对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面对的是活脱脱、血淋淋的生活。
而她,沉溺于文学的精神世界,对诗歌有狂热的追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是基于她身体的“不方便”做出的最佳的选择,我相信是这样的。
我不想对这两种不同的观念发表评论,我只是觉得:人,首先是一个人。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诸如父母、子女这样的角色,或者,农民、工人这样的身份,甚至是科学家、诗人这样的标签,都只是我们生活片段中的一个表象,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而真正最基本的,就是,我们首先是一个人。
一个人,不管他的身心有何缺陷,不管他的地位有何差异,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人格完整的人,都必须被人尊重和平等对待。
而在这形形色色的生活中,如何才能感受到幸福快乐呢?那就是要寻求精神的统一,灵魂的契合。
03
我们且做这样的假设:
假设余秀华就是一个正常的人,没有脑瘫,没有不足,那她也许也会跟许多人一样,求学工作,惶惶度日。
又假设她的丈夫是一个能够理解她精神世界的人,能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能满足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能与她谈论诗词歌赋 、畅谈文学。
再假设她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对诗歌一无所知,对文学毫无兴趣,对文字一知半解,只知道如何过好当下的生活,只想着如何多赚些钱,在农村盖房子、买好车,然后看着子女成家立业。
假如以上任何一个假设成立,世间就再无那些美妙的诗歌了,多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少的也只不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余秀华。
或许,正是这看似不公平的一切,又被命运这只无形的大手拨弄在了一起,在挣扎中,在抗争中,在与命运的角逐中,才诞生了这些神奇的诗篇。
04
生命就是这样变化无常,我们从中也能领略到一个至真的道理,那就是——没有高度契合的灵魂,痛苦将如影随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