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移动出行平台哈啰出行宣布正式接入嘀嗒出行,在北京、杭州、武汉、广州、厦门、大连、西安、郑州等全国81个城市同步上线嘀嗒出租车业务。
全面出行第一步,哈啰出行选择是借鸡下蛋?
9月17日,哈罗单车宣布品牌升级为哈啰出行,并表示要提供全出行方式以后,很多人都期盼着这家阿里旗下的企业能够带来与滴滴不一样的出行服务,特别是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哈啰出行并没有像传统的网约车平台那样在承担中介平台的同时也对网约车进行运营管理,而是将自己做成了“纯中介”,来介绍嘀嗒出租车业务给广大用户。
这一点,从哈啰出行的服务条款中就能得出结论。在哈啰出行APP内点击出租车时,我们首先会收到一个法律条款和服务协议,笔者发现,这个服务协议的第二条标明:哈啰出行不对出租车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或争议承担责任,也不对任何一方使用出租车服务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任何问题均由您和第三方服务商自行解决,如给您造成损失均由第三方服务商承担。
这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理解为,在用户搭乘出租车出行的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问题哈啰出行都不会负责解决并承担法律责任,而是由其第三方服务商来解决和承担,这个第三方既可能是嘀嗒出行也可能是出租车公司。
所以笔者认为,哈啰出行实际上没有直接参与到网约车业务的运营管理中,而只是借鸡下蛋,通过自身APP 的窗口来个嘀嗒出行的出租车业务做导流而已。
哈啰出行为什么不自己运营而却借鸡下蛋?
笔者认为,哈啰出行采用这种发展模式可能出于3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就是能够减轻企业的经营负担。 滴滴等平台都需要有强大的数据、技术、运营、客服,同时对于司机和车辆的资质审核、管理培训也要纳入其中,同时,还要根据市场情况来开展活动,对新用户、司机进行补贴等,都会增加成本,从而提升盈利难度。而在哈啰出行的模式下,这些全部由嘀嗒来承担,哈啰出行只负责用户端就可以,经营的负担无疑减轻了。
其次,能够规避安全风险。 有了滴滴的前车之鉴,网约车平台面临不再仅仅是盈利问题,还要面对用户出行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问题。这不仅意味着要投入更多资金,还要清退大量不合规的司机和车辆,营收的来源将进一步缩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的资金压力都会比较大,但是又必须要做,因为一旦安全方面出现了问题,那对平台来说就会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平台普遍陷入了高投入、低盈利、高风险的矛盾之中,难以做出抉择。哈啰出行则通过巧妙的方式,将安全的锅甩给了嘀嗒和出租车公司,自己则是一身轻松,规避了出行安全方面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的风险。
最后,笔者认为,哈啰出行的模式还有利于他们迅速在用户心中树立新的品牌形象,短时间内占领市场。 哈罗单车获得的广泛认可很可能让用户在其品牌升级之后继续保有“单车业务”的观点,而通过这种模式,哈啰出行可以最快上线网约车业务,告诉用户自己的品牌定位,扭转以往只有单车的形象,从而有利于自己下一步开拓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