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想法
当我在选择阅读的时候,我在选择什么

当我在选择阅读的时候,我在选择什么

作者: 反省家 | 来源:发表于2014-04-18 22:36 被阅读62次

        一次与朋友聊天,聊到最近在看什么书。朋友说他在看梁启超,我说我在看刘瑜。   一本是《民主的细节》,一本是《送你一颗子弹》,顺便还读了她的小说《余欢》。相比小说,我更喜欢她的随笔和杂文,最爱这本《送你一颗子弹》。书里面的见闻和对生活的观察,几乎都是发生在美国,像是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语言中流露出和我一样的碎碎念和孤独感,从中找到共鸣,倍感温暖。

        我忽然就意识到,其实我看刘瑜的书和文章也经常会提到梁启超或胡适等人,然而我的兴趣却没延伸到去读这些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当即在我脑袋里闪现的一个原因是,我选择阅读谁是需要对这个人有个具体而真实的表象的,或者说,即使对这个人没有具体而真实的表象,但这个人能让我对他/她的文字感兴趣需要先对他/她本身有一个了解和认识的过程。这样,我才会选择阅读他/她的文字和世界。

  我得承认,这世界上确实存在着很多我未读过的好书,而且这些好书伸手买之即得,可假如有个阅读神通把它们摆在我面前告诉我:这是全世界最好的书,你一定要读。我想我一定没多大兴趣去看。这就好像是一个慢慢认识自己的过程,就好比如果上帝站在我面前告诉我:你是这个这个这个样子的。我一定先质疑上帝。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发现、了解自己,历练之后才会真的相信:哦,原来我真是这个这个这个样子的。

  书,也是。好书确实多,多到这辈子都读不完,可也不必因为没读过别人眼中的好书而觉得遗憾或是惭愧。书与人的相遇,就好比人与人的相遇,是水到渠成的。适时遇到才有收获,不适时遇到,书本身再好,于己都无用。

  比如刘瑜,我最早知道她是从网上看她写的几篇专栏文章开始的。我觉得人和书的相遇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可能是我在阅读到她时正巧是个季节好、地点合适、心情很不错的日子,所以我对她的文章感到欣赏,从而愿意去了解她这个人是怎样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与我看的文字也是需要持续互动的。文字?怎么跟我互动?不是作者对我有什么回应,也不一定他/她的文字对我有何解惑,是作者在写文章这件事儿上一直没有间断,那么就有可能再下一个季节好、地点合适、心情很不错的日子我又遇到了,就又对他/她有了再一次的欣赏和对其人本身的吸引。

  也不那么绝对地说,如果一个作者一辈子只写了一本书,但这本书举世闻名就不能吸引我。

  只是相对而言,那种持续的、能伴随我成长、我也见证他/她慢慢闻名的过程,是特别有意义的事。

  一言以蔽之,我对有意义的事,最长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反省家:@cmdss 时隔一年才看到你的评论,我还真不是他们的粉丝,我比较喜欢看外国小说以及杂文类的。

本文标题:当我在选择阅读的时候,我在选择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il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