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垚烨
当我们在选择导师时,到底在选择什么
最近有一个师妹在微信上私聊我,说她最近保送研究生被录用了,现在很纠结该选择哪个导师,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选择导师的话题。
对于刚刚获得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人而言,如何选择一个好导师,成为了最揪心的问题,生怕自己万一没选好,耽误一世前程。
这个问题,我曾经也碰到过,还没上研究生的时候,就听说好的导师让你的研究生生涯成功了一半。
当初我在选择导师的时候纠结的是:选择行政职务高的老师还是学术能力强的老师?选择白发苍苍经验丰富的老师还是年轻有为冲劲十足的老师?
想必大多数刚刚考上研究生或者保送研究生的同学都跟我一样有过这样的纠结。
一般认为行政职务高的老师可以在毕业找工作时给自己更多的资源。比如我们学校一个院长可以帮助自己学生留校,也可以介绍到一些比较大的公司。而学术能力强的老师则可以在专业能力的提升上给自己足够的指导,毕竟读研的本质还是提升专业能力。
而在年龄方面,一般认为年老的教授可以给自己更多人生的经验和学术的引导,而年轻的教授比较有共同语音。
这是我在选择导师之前的决策分析过程,但是当你真正去选择导师的时候,发现这其实是个双选的过程,不仅你在选择导师,导师同时也在选择你。
我那个时候经过大量的分析之后决定选择学院的一个有经验,学术能力强很的副院长作为导师。你看行政职位高,经验丰富,学术能力还超级强。现在想来,那时还真是贪啊,居然想选择一个各个方面都完美的导师。
这个时候,我们学校另外一个学术能力很强的导师给我打电话,她觉得我基础不错,问我是否愿意去她的研究团队,我当时一心想去副院长的团队就委婉拒绝了。
不料,第二天就被通知我选择的导师名额已经满了,让我重新选择一个导师。这下我可被动了,大家都选择的差不多了,而我竟然落选了。
没办法,于是我想起此前给我打电话的导师,怀着内疚的心不要脸的给她电话,表示愿意留在她的研究团队。
我就是这么选择了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可以说是被动选择的,当时可谓是惊吓过度了。
这事之后才相信,有时候选择太多就等于没有了选择。
三年过去了,当我毕业的时候,再来回忆这段选择导师的经历,我竟然有一种窃喜,还好我认真分析后选择的那个导师没有选择我。
三年里,我在他的学生那看到了一种没有"自尊"的生活。他的学生告诉我,他们的导师脾气十分火爆,每次打电话如果你不在学校就会被骂的狗血淋头,搞的每一个学生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的生活我可不想要。
三年的时间里,我还看到那些选择了副校长作为的同学,经常几个月见不到导师,那些选择年轻教授的学生每天都跟导师一起奋战在工作室。
而我呢,虽然没有选到自己精心分析后认定的导师,但我在自己导师的指导和影响下,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拿到了2万元的国家奖学金,导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所以,看到师妹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说的是,我们在选择导师的时候除了要权衡利弊,更要权衡是否适合自己。
选择导师,本质上就是选择一份可以互相成就的三年时光,你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剩下的就交给运气和缘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