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假期最后一天,休息好了没,明天又要开始上班了。
上午读了一个小时吴军的《数学通史讲义》,感觉很好。一直挺喜欢他的文风的,他总是能把一些知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让你理解,而且很有文采。一个人文科好,理科也好,是很难的,而吴军恰好是一个。他已经出版好多本畅销书,可谓高产作家。虽然作品太多了就有了啰嗦以及收割智商税的嫌疑,但是不影响我对他的作品的喜爱。
以前听过不少吴军的得到课程,只是听课效果没有读书效果好,起码我是这样。当然,每个人接受信息的最佳方式不同。
读他数学通史课,又激起我对数学的热情。虽然大学时数学不好,但是中学时候曾经当过数学课代表,当过物理课代表,还是有不错回忆的。有一段时间,只因不喜欢一位数学老师,然后害得后来我的数学成绩越来越糟。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化学科目上。因为不喜欢化学老师,化学成绩极差,然后因为讨厌就更加不学,如此恶性循环。后来有幸遇到一位喜欢的化学老师,他幽默诙谐富有激情,然后我的化学成绩又迅速变得优秀。可见名师多么重要!可见兴趣多么重要!
接下来一年,我要把数学好好学学了。
上午读书的时候,我在书上用红笔认真写下笔记,“以后要多看老外写的原版数学、物理教程以及图书,或许能改变以前不喜欢数学的观念”。
学习什么技能都是有方法的,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很多老外写的教材讲解得非常好。你看各个科目,最好的教材一般都是老外写的。这个也没办法,毕竟近代科学起源于人家那里。
学好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英语好,无论学习哪个方向,可以查阅的资料一下就多了很多。
英语是种工具就是这儿。
数学也是工具。
学好数学,才能真正学好计算机。
这两天假期,看了一些 YouTube 视频,其中对一个叫「文昭谈古论今」的频道很感兴趣。作者是一位旅加(加拿大)学者(起码博士),很成功的一个 YouTuber。看他讲解历史、政治、甚至玄幻,分析都很有见解。甚是吸引人。
我就在想,自己和牛人们的差别在哪里呢?
想来想去,或许在知识在见识在思维。
在这几方面,要努力提高。今后多向牛人们学习。见不到牛人们,就多读好书,多看他们的作品,然后不断反思、总结、迭代更新自己。人和人的差别,在大脑。
有些东西改变不了,有些则是可以弥补的。天道酬勤,在感兴趣的方向深入耕耘,长期坚持,就会有不错收获。
这一年,要努力再养成一个好习惯,即无论每天怎么忙,都要抽出一些时间读好书。
要知道,书籍是进步的阶梯。
2022.01.03 夜
上海 二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