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去墓地祭典了爷爷奶奶和家族已故的亲人,受疫情影响居住在海南的二姑有两年没亲自到焚烧拜祭父母了,这次也算了却二姑的心愿,看到家人们因为他们的到来,整天的陪伴很疲劳,在妈妈的多次挽留下又呆了两天,返回省城的老房子呆一段,秋后在回海南。
我们的家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拍照,站在楼下等车的空档,家人们以各种形式拍照,拍完照直接发送到群里。
车来了,才收起手机,恋恋不舍的挥手道别,"走之前再回来一趟"回应着"放心吧一定会的,辛苦了家人们,也欢迎你们到海南去玩"。
说句心里话,身体累呀,一天三顿饭的站在炉灶前,没有好利索的脚脖子肿了,晚上人都走了再用消炎止痛膏揉搓,不过心里高兴,每一次的相聚都会带来无穷的快乐。
送走了姑姑姑父,叔叔姑姑表妹也带着孩子回家了,爸爸坐在留下享受着阳光的照扶,我和妈妈还有大侄子进屋了,歇歇腿直直腰,屁股没等坐在床上,手机响起显示女儿视频通话,按下接听键,女儿焦急的说"刚才我在群里看见姥姥照片,我姥姥咋那么瘦呢"?
"你姥有糖尿病"。
"我姥有糖尿病,上次你去我那,我咋没听你提起过呢?啥时候得的呀"?一连串的发问,语速就像启动的列车不停的加快加快,迸发出来。
"都好几个月了"。
"在哪确诊的呀"?
"体检查出来的"。
"准不准呀,要不你带我姥上我们这边查查吧,有几家医院在全国能排上前14名"。
这时妈妈凑到我的身旁,对着屏幕说"谢谢外孙女的惦记,现在的血糖也都控制量下来了"。
"姥姥,之前的血糖测都多高啊"?
"餐前七八个,餐后10到11个左右"。
"还行,控制下来就挺好,注意点饮食吧"!
女儿要考试了,不过多的浪费时间,挂了电话。
大约五分钟过后,女儿又发来消息:刚才我上网上查了,我姥姥不属于糖尿病,她只是糖高,告诉我姥姥别太有思想压力了,注意休息和日常饮食,保持愉快的心情,血糖值就能稳定。
我对妈妈说"明天带你去医院,查查血糖,看看大夫怎么说"。
妈妈说觉得这段时间吃饭没胃口还想做个胃镜,还有总拉肚子,吃上药就好,停药就拉,在做个肠镜,县里医院还做不了胃镜。
听罢,首选去省城医院,无论设备还是大夫水平都很过得硬。妈妈怕去那里看病再让做核酸,手续太麻烦,弄不好还得住一宿,想去临县那里去做,当天去当天回来。
我不太同意妈妈的意见,有点缺乏信任感,后来跟妈妈说"要不去我居住的城市,我们有个邻居赵姐在油田总医院,从事胃肠镜工作二十多年了,工作经验丰富又是熟人还能好好给你检查,你也不用着急上火了"。一切就这么说好了,第二天先去做个大生化,这个在哪做都一样。
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去的医院。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8336/6d71a2fb612a6a3b.jpeg)
去的早门没有开,有几个带着口罩的患者在门前徘徊,不动都一身汗,早晨妈妈没吃饭怕身体不适,找了一个阴凉处站了一会儿,牵一发动全身,那时沈阳有疫情,这边也就特别严格,除了测体温,还得要手患者和陪同人员的写个人信息,进了诊室再重新测量体温,一切 OK才开始问诊。
问诊后,开化验单,下午取结果复诊。回去时,妈妈说"咱俩别坐车了,顺着两边走回去吧"。妈妈以为自己是糖尿病,每天上午一趟下午一趟出去走。
"没吃早饭能走动呀"。
"没事,这点路不算啥,平时走的比这远"。昨天妈妈听到女儿的话,明显的感觉到妈妈心头的乌云散去,心里亮堂不少,至少不是"糖尿病"。
宽阔的江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像谁撒了一把金豆子闪着金光,喜欢垂钓的人们坐在岸边的马甲登上,头戴遮阳帽,手持鱼竿,双眼目不转睛的注视鱼漂的变化,几个钓鱼人身后围了一群人,他们是不能大声说话,鱼最怕动静,动静大了鱼就跑了,我和妈妈静静的从他们身边走过。
沿着江边信步前行,妈妈的倩影,脸上绽放的笑容,皆在画中留。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8336/ed0b520ae808d558.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8336/86042099007fb198.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8336/4a67f42098f31521.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8336/d313f5d6f545b9f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8336/6ef6cad6bfe4d842.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