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起来拉开窗帘,见午睡前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雨的天空,此时已云卷雨收,春阳盛放。本想看会书恢复一下状态。但见窗外浮云朵朵,天空湛蓝如洗,遂将拿在手中的书放下。因最近的疫情严重,大家都呆在家里不敢出去。我也憋闷在家里,感觉骨头都生锈了。便寻了件弟弟上学时为打篮球买的,后买回来又束之高阁的外套和长裤,穿上鞋子就绕家慢跑起来。
我跑步的习惯源自于上小学时长的比同龄人高,在加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被老师往田径方向培养。虽然后来因为低血糖,运动量过大就容易头晕疲倦而退出。但当时养成的习惯,和阅读一样一直陪伴着我。即使工作了,我也会坚持慢跑。一段时间不跑,就会觉得肌肉紧绷,骨头都变得僵硬了。一般跑40分钟,大概5公里左右,有时当你越过那个临界点的时候,跑步会成瘾,便会多跑几圈。差不多6公里左右。
春风扶暖,迎风奔跑着,那些儿时在田间春种秋收的场景,一幕幕逆风砸向我的脑海。跑步时有时什么都想,有时又什么也不想,呈放空状。待到跑完以后,那些我最近经历过的事,看过的书,接触过的人。都在这场酣畅淋漓的慢跑中内化。有时无言,仅剩一种难以言喻的空灵的感觉,灵魂也变的轻盈起来。有时灵感降临,将那些生活中看似无关的事,串联成图,启发我发觉那些藏在细节中的问题。内心渐渐升起一种莫名的祥和温暖。这种感觉使我觉得愉悦而幸福。
跑完以后,沿着河岸散步,河岸的一边是广袤的田野,长着嫩绿繁盛的杂草。一边是湖泊,蓄着灌溉用的河水。河岸的道路两边簇拥生长着枯茅草,堤坝上杂树丛生。几十年来都是如此风景,秋败春生。
看着眼前的场景,好像有些什么变了,又好像没有改变一如当年。只是当年从河岸边,和小伙伴嬉笑打闹着去上学的小女孩,在回来时,步履匆匆。像以前那样慢慢走过,欣赏着路边的风景时,也已经过了许多年。湖面春风拂来,水波不兴,倒映着在大城市看不见的蓝天白云。我站在河岸,遥遥的看向远方。杂乱的思绪也飘向更远的地方。
长到后每到过年,总绕不开婚姻这个话题。想起近日在家的时候,母亲总在我耳旁无限循环的念叨着我的婚事。总会提起那个在所有相亲对象中,最优秀的那个。而今也另取他人的某某某。前几天晚上,母亲又来和我说起这件事。过了这么久,母亲一直耿耿于怀我们没能在一起。我问母亲:或许,是因为就当时我们家的境况而言,诸多条件比不上他人。在到后来相亲对象里没有一个比他好,让你觉得错过了那个谁是一件损失。母亲恍然大悟道:是咯,好像是这样的。
我决定好好和母亲聊聊。便对母亲说:如果说刚开始放手的那段时间,我不后悔不犹豫,那一定是骗你的。我也曾后悔没曾好好把握他。但现在,当我在看以前的经历,我真心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人生中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自有他的深意。而与他的错过,让我更加懂得,想拥有爱应先自爱。
母亲提起往事总悔恨当初,和母亲倔强的性格有关,总用对比的眼光看问题。只有得到更好的她才会放下执念。而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对比不出来的。小时候我们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对比学业还有个明确的度量衡,那就是分数的高低。长大后,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来衡量幸福,那是有失偏颇的。
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幸福源自人内心的感觉,一个人幸福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用对比的眼光来看问题,有时反而看不到事情的真实本质。
母亲有时追问当时的原因时,总会先问我,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才导致我们的错过。以前我很难说清。上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总会表现在轻贱女性的言行上。以前受这种思想的潜移默化,我也总会将责任无条件归于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这次我认真而平静的对母亲说:你一直觉得错过他,是我的损失,但现在我想告诉你,也许,他错过我又何尝不是他的损失。我觉得我很好,也很重要。如果要用对比的眼光来看我说的这句话,或许会有些狂妄。但在我经历过,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流转。而我的内心依然能感觉到祥和而温暖。这让我知道我很好,我也很重要。这种感觉让我不在妄自菲薄,自我轻贱了。
在伍尔夫的自传电影《时时刻刻》中,就在探讨,一个女人的一生,怎样活着才能实现自己的作为个体的价值。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催婚问题那么严峻,大多是父母那一辈人认为,一个女人只有嫁人这条路才能体现出她的价值。就像人们评价一个女人这一生是否幸福,总会从这个女人的丈夫和孩子来举例论证。
一个女人的丈夫事业有成,还对她体贴入微。她的孩子乖巧可爱,懂事听话,学业有成。这个女人就是幸福的。她也就实现了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而那些靠自己打拼的大龄未婚女性,总会被歧视。
社会总觉得自己,有义务要劝解她走上正途。过来人总会用同情的眼神,辅以不结婚,到老时的凄惨境遇来恐吓你,劝你走上正途。而你的左邻右舍,更是站在人生的顶峰来俯视你。却少有人,真正的去了解女性。了解她的梦想,赞赏她出色的工作能力。根据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坚韧又顽强的精神来定义一个女人的价值。
在未分男女以前,女人首先也是一个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女人也和男人一样,她的人生也是只有一次的单程旅途。她应有决定,恣意挥洒自己生命的自由和权利。而不是在源远流长的社会习俗下,将女人束缚住。
现在社会提倡自由恋爱,避免前人的无爱婚姻。在爱情里,有时理解比爱更难能可贵。而有些恋人,终其一生都不了解自己的伴侣,更何谈理解。
鲁米在自己的同性爱人死后,深陷痛苦中。他走过他们曾一起去过的地方,寻找他的身影。有一天,他突然问自己,我在寻找什么呢,我寻找的难道不正是我自己吗。在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前,先学会了解自己。才能由此及彼的理解他人。才能在遇到那个和你势均力敌的灵魂时,不在那么患得患失。因为他很好,而你也同样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