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数量不是很重要,关键是看自己能记住多少,不然就算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之前,我在老家放牛的时候会经常带上一本书。那个时候家里没多少书,只有一些连环画和《天才、人才、成才》《名人治学的故事》等。这些书大部分都是我爸和大叔看过的,后来都归我了。
我看书速度不快,但是看的很认真。记得看那本《天才人才成才》是从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开始的,那时我也是似懂非懂,不过让我知道了自学的重要性。
后来辍学回家放牛,每当我赶牛上山时总会带上这本《天才人才成才》,在空闲时间就翻开来看。这本书本身就是教青年如何自学成才,虽说不读书了,但是我不忘记自学的重要性。我现在还记得《天才人才成才》里面的内容,该书举例了许多自学成才的例子:“如自学不怕起点低,谈新凤霞自学写作”,还有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讲到“方仲永的失败和华罗庚的成功,谈天资与成才的关系”。书里讲到薛幕桥坐牢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先生在牢房里勤奋学习让他十分不解,说道“明天我们可能就会被拉出去枪毙,你为什么还在学习呢?”哪位老先生正面回答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多活一天就多学习一天”。书里关于如何系统的自学,勤奋好学的例子还很多。
放牛时还经常看《名人治学的故事》,这本书是我叔娘以前看过的书,某年我去叔叔家玩,叔叔特意送给我拿回家看。那本《名人治学的故事》列举了从古至今的名人是如何刻苦学习的故事。书中第一篇文章讲了纪昌学射箭。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文章中讲道:纪昌师傅教他学好射箭之前,必须要练好基本功。第一要锻炼不眨眼的功夫,纪昌就用看他妻子织布来锻炼不眨眼的功夫,每当她妻子在织布机前来回织布动作时,纪昌就眼睁睁直看着,眼睛一下都没眨过,这一看就是三年时间。第二要练习眼力,能看得清细小的东西。纪昌通过头发丝吊虱子的办法又锻炼了三年。纪昌前前后后用六年时间,终于把基础打牢固了,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跟他师傅学射箭技术,最终成为一名名射手。这故事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基本功,有恒心,有毅力,终能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那些放牛的日子里,我看的书不多,但是每读到一本书时都是反复地阅读,把书里面的内容记牢记熟。现在不放牛已经很多年了,读过的书也比以前多了,但是大多数都给忘记了,书里面讲了什么内容我都记不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