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网络演化的底层逻辑是自组织行为

网络演化的底层逻辑是自组织行为

作者: 蓝色多莉 | 来源:发表于2022-05-13 20:31 被阅读0次

阅读笔记第129/365天

今日阅读《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

      作者:【澳】王珞

第5章:现实世界需要网络思维(上)

一、网络思维是理解复杂系统的方法。

1、网络是复杂系统的同构。

网络是复杂系统的具象,更接近我们可以观察的现实世界。复杂系统里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网络拓扑关系。

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多维度、跨时空的,每个节点都与多种要素关联。

网络每增加一个节点,都会带来系统维度和规模变量的变化。

2、世界从来都是网络的。

人类社会从来都是网络的,物理形态的网络,经济意义上的网络,社会意义上的网络。有着不同功能和形态的网络,构成了多层次,多维度,跨时空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

每个人都并不可避免的加入到不止一个网络中。

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竞争的。

二、网络演化的底层逻辑:自组织行为。

网络演化的底层逻辑是自组织行为。网络的形成以及节点的连接、变化和扩大都是自发的,每个节点都在做对自己最有利、最有效的连接决策。网络扩张的法则:节点永远在竞争新的连接,节点永远喜欢连接那些拥有更多连接的点。这是网络自组织的特征。

1、网络一定会产生枢纽节点。

在一个具有规模的网络里,每一个节点与它节点的连接数量呈长尾,分布那些连接数量最多的节点就是枢纽节点。

在商业世界里出现大企业,是网络产生枢纽节点的表现,说明经济系统在按照复杂系统的逻辑运行并形成秩序,证明现在的市场是有效的。

枢纽节点或主动或被动地吸引着更多的节点和连接头部企业,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合作竞争和模仿,这就是马太效应。

2、网络永远处于动态扩张和调整中。

网络与网络之间无时无刻不在互动,不同时空、维度的网络互相补充又互相威胁。

1)序贯博弈是网络不确定性的根源。

每一刻,网络都在产生新的连接、切断旧的连接。我们的世界可以被理解成一个以动态序贯博弈或时间序列展开的网络云团。规模化变化是不确定性的来源,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给网络带来的影响都是不可预测的。

2)没有一个网络结构能满足所有的需求。

没有一个网络会满足所有节点的所有需求,因此网络的自组织性会自发产生新的网络。网络间存在着互为补充的代偿性,即一个网络的缺陷总是催生其他网络弥补这个缺陷。互为替代的网络之间存在威胁、竞争,能使彼此更具生命力,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互为补充的网络,可以让组织架构更有序、更有效。

3)网络结构更容易出现租值耗散现象。

如果你为市场创造了价值,但你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就发生了租值耗散,一个人创造的流量却不一定能享受到流量的变现。比如很多客户在大商场看到喜欢的商品却到网上下单,如果线上下单的好处,在线下完全得不到,那么线下业务就不会有人去做,在互联网流量上,外部性现象非常明显。为了防止租值耗散,价值创造者就会织起一张复杂的网,获取流转在各个点上的价值。

4)网络思维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互联网商业生态。

互联网商业生态是一个典型的多维网络,线上线下、数字物理多重跨域。互联网商业生态与传统的线下商业生态不同:线下商业生态的供应链与价值链呈线性连接,互联网商业生态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呈网状连接,你无法线性的得到你在每个节点、每个链接上的投入产出。因为在一个节点或一个链接上发生的活动可能在另一个节点和链接上产生经济效果。

网络世界里,你为别人创造外部性的同时,你也可能在享受别人创造的外部性,这是互联网经济的逻辑。

5)数字化战略需要非线性思维。

3、节点连接数不会无限扩张。

1)交易费用随规模递增。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成本以非线性的速度不断爬升,因此企业规模不会无限扩张。

2)熵增原理:规模带来混乱。

熵增原理说明:复杂系统规模扩大后,效率会越来越低,你必须去整理,但整理过程需要投入成本,成本增加会减缓系统规模的扩张速度。

3)风险是不对称增加的。

现在社会的风险结构已从自然风险转变为人类风险和制度风险,风险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而非线性的扩张。

4)涌现行为。

复杂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规模上去以后,系统如同有了生命,开始生成某些单独元素不曾有的特征,这就是涌现行为或涌现特征。企业、组织、城市、经济体都会呈现系统整体与组成系统的局部不一致的特性。

人类主动参与的复杂系统制造了更多涌现行为。

涌现行为在大多时候并不是人所期望的行为,也不是人所能控制的行为,而是一种不确定性来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演化的底层逻辑是自组织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pu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