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问题,应该采用哪种方法?什么时候应该让孩子共同决策?什么时候应该“冷眼旁观”?什么时候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要回答上面这些问题,父母首先需要对情况做出分析,据此判断此时此刻哪种方式对孩子最有帮助。如果你确信孩子有能力自己找到解决方法,不妨后退一步(不干涉)。如果孩子面对的选项众多,可以让孩子选择其一或者给出建议(共同决策)。但是,当孩子有可能受到伤害时,就要毫不犹豫地介入(管控)。
父母应当、也必须采用基于爱的教育方法,去影响孩子的行为。你今天的领导风格和技巧,将为孩子的明天甚至他们后代的未来奠定基础。
在与孩子共处时,父母最初也许默默观察不予干涉,然后介入进行管控,最后让孩子参与决策。整个过程中,父母都在试图发现孩子的行为到底是由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引发的。其实,前面介绍的各种方法父母们基本都用过,现在,你们可以根据情况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最合适的策略了。
在和孩子相处时父母应当认真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你是否总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你是否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平静对待孩子的行为?
父母要牢记两件事情:
1.从父母那里孩子将学会如何思考和感受与安危休戚相关的事情。这种学习不仅仅来自父母的教诲,更来自于他们的行为,学习的结果对孩子未来的人生影响巨大。
2.大部分父母的养育方式只是对自己父母做法的复制——我们只懂已知,改变的唯一途径就是获取新信息并尝试不同做法。
大部分父母都承认孩子的成长不可能预设。很多父母能轻松接受这一点,但另外一些父母则需要一些帮助才能接受这个事实: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人生,别人或许难以理解、更无法控制。
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孩子也将肩负使命、要回答那个深奥的问题:“我是谁?”而通向答案的唯一途径,就是深刻探索自己的心灵。
在人生之路上,一定会有许多人告诉孩子你是谁,父母就会首先这么做。我们一生中将扮演许多不同角色:学生、伴侣、父母、员工、老板……很多时候,我们会照别人说的做,但无论怎样,我们终将接受或拒绝别人的指点,并对 “我是谁?”给出自己的答案。
父母也许将给孩子提供帮助并告诉他们:“你很特别,你跟别人都不一样,你独一无二。”他们可以与别人分享人生感受,但没有任何人能替孩子体验生活。是的,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最终只有他们能决定如何度过。
他们会独自战斗,毕竟世上只有一个自己。即使感到能力不济,也要继续战斗。漫漫前路难以看清,他们或许会感到恐惧,但仍要做出选择。他们会找出各种办法、攒出足够勇气做出艰难抉择。如果结果并非所愿,他们也可能会诿过他人。
当开始人生之路时,孩子需要有责任心和爱心的父母,还需要关心她的老师。未来他们会获得许多帮助,甚至不知道谁曾伸出援手,但要对这些人心怀感恩。
孩子和父母完全不同,他们之间起码有20年的距离。跟一代代前人一样,他们和同龄人将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创造自己的文化,使用不同的语言,欣赏不同的音乐,喜欢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烙上自己这一代的印记。甚至,他们和父母还可能在价值观上发生冲突。
我们只能猜测这一代人的未来。未来尚未到来,很难做出准备。我们只能相信,未来会有它自己的方式,这一点从无例外。
我们根据一个预设观点想象完美的事物,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会接受。我们必须学会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并不断学习成长直到拥有分辨二者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