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语世界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自由城邦时期,这一时期以菲利普和亚历山大而告结束;马其顿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后残余由于科里奥巴特拉死后罗马之并吞埃及而告消灭;最后这是罗马帝国时期。这三个时期中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自由与混乱,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屈服与混乱,第三个时期的特点是屈服与秩序。
第二个时期,即人们所称的希腊化时代。在科学与数学方面这一时期内所做出的工作是希腊人自来所成就的最优异的工作,在哲学方面,这一时期则有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建立以及怀疑主义之明确的被总结为一种学说,所以这一时期在哲学上依旧是重要的,尽管比不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期那么重要。从公元前三世纪以后,希腊哲学里实际上就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了,直到公元前三世纪新柏拉图主义的出现为止,同时罗马世界则正在准备好了基督教的胜利。
亚历山大的短促的功业突然之间改变了希腊世界。从公元前334年至前324年,这10年之间,他征服了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巴比伦,波斯,萨玛尔干,大夏和旁遮普无数城市。波斯帝国是世界上所曾有过的最大帝国,也在三次战役里完全被他摧毁了,古代巴比伦人的学问和他们古代的迷信一道变成了希腊好奇心所熟悉的东西,印度的宗教在印度正是佛教走向登峰造极的时候也是如此。凡是亚历山大逐渐所致之处,哪怕是在阿富汗的深山、药杀水的河畔和印度河的支流上,他都建立起来了希腊的城市.在这些城市里努力推行希腊的制度,并采用了某种程度的自治政府,虽然他的军队主要的是由马其顿人组成的,虽然绝大多数的欧洲希腊人并不甘心情愿的屈从于他,但他最初还是把自己看成是希腊文化的使徒的,然而随着他的征服日益扩大,他就逐渐采取了一种促使希腊人与野蛮人之间友好融合的政策。
他这样做是有着各种动机的。一方面,非常显然他的并不很庞大的军队是不能长久靠武力来维持这样庞大的一个帝国的,而终须依靠着与被征服的人民和好相处。另一方面东方除了君主神圣的政府形式而外是不习惯于任何别的政府形式的,亚历山大觉得他自己很适于扮演这样一个角色。究竟他相信自己是神呢?还是仅仅出于政策的动机而摆出一副神的品质来呢?这是心理学家的问题,因为历史的证据是难于定论的。
无论怎样,他显然是享受着在埃及把他当做是法老的继承者,在波斯把他当做是大王那样的阿谀,但他那些马其顿的军官们——他把他们叫做同伴的,对他的态度却是西方贵族们对他们的立宪君王的那种态度,他们不肯屈膝匍匐在他的面前,他们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规劝他,批评他,在紧要的关头,他们还控制他的行动。他们强迫他从印度河西归,而不要再进军去征服恒河,东方人是很容易顺应的,只要他们的宗教偏见能得到尊敬。
这对亚历山大并没有什么困难,只需要把埃及的亚蒙神或巴比伦的贝尔神与希腊的宙斯神合而为一,并宣布他自己是神之子就行了。心理学家们说亚历山大痛恨菲利普,或许还秘密参与过谋杀菲利普的阴谋,他一定很愿意相信他自己的母亲奥林匹阿就正像希腊神话里的某些贵妇人那样的,曾经是某一个神的所欢,亚历山大的功业太神奇了,所以他很可能想到唯有一种神奇的身世才是他那不可思议的成功的最好解释。
希腊人对于野蛮人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优越感,亚里士多德说北方种族是精力旺盛的,南方种族是文质彬彬的,而唯有希腊人才既是精力旺盛的,又是文质彬彬的。这话无疑的表达了普遍的见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以希腊人做奴隶是不对的,但以野蛮人做奴隶则并不错。亚历山大并不是个十足的希腊人,他想要打破这种优越感的态度。他自己娶了两个蛮族的公主,并且强迫他手下的马其顿的领袖们和波斯的贵族妇女结婚,我们可以想象在他那无数的希腊城市里殖民者必定是男多女少的,因此这些男人也必定都是仿效他的榜样而与当地的妇女结婚的。这种政策的结果就给有思想的人们的头脑里带来了人类一体的概念,以往对于城邦的忠诚以及对于希腊种族的忠诚看来是不合时宜了。
在哲学方面,这种世界一家的观点是从斯多葛派开始的,但是在实践方面它要开始得更早些,它是从亚历山大开始的,它的结果便是希腊人与野蛮人之间的相互影响,野蛮人学到了一些希腊的科学,而希腊人却学到了野蛮人的许多迷信,希腊文明在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区的同时,却变得越来越不是纯粹希腊的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66569/ff01479b0bbfccee.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