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热衷于找学生谈心,一方面因为学生要毕业了,想在他们毕业前更了解他们,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一方面我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谈心,发现一些接近于真理性的东西,比如人的经历是如何影响观念的、长辈的教育是如何影响孩子的,这样我就可以归纳总结,得出先进且落地的观念、方法,最后应用于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
下面是谈心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几点体会。
一、奶奶无言的教育
学生评价说“如果父母是毛泽东,那么奶奶就是邓小平”。父母是生他的人,而奶奶才是那个教育、培养他的人。他说,奶奶一辈子都非常勤劳,即便现在70多岁了,还坚持做一些“小手工”帮补家用。即便有些小钱,奶奶从来不会给孙子零花钱,她总是说,想要钱就要自己做手工,所以学生从小就明白钱是来之不易的。他还说,奶奶一辈子都非常乐于助人,只要能帮上忙的都会帮,虽然她没有文化,但附近的人都非常尊重他。
在父母教育孩子上,一般都是隔代亲,祖父母都不舍得父母严厉教训孙子的,可是他的奶奶从来不插话,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他的父母,哪怕他被打的哇哇叫都不插手。奶奶的思想是,父母是在教育孩子,不应该插手。而且,奶奶总是会用简单有力的语言提醒孙子们,不可以向父母发脾气,父母很辛苦,要体谅。在奶奶的提醒下,孙子们总会很快安静下来,停止抱怨。
让我最动容的是:有一次,学生向奶奶抱怨,说自己怎么生在这么穷的家庭,为什么别人什么都可以买,自己什么都不能买?别人都有手机,为什么自己没有手机?他吵着要买手机。第二天一早,他看到桌面上放了1000元,奶奶只是简单地说,去买部好的手机吧!奶奶从头到尾都静静地听孙子诉说,没有埋怨、唠叨与教训。学生看到钱的那一刻, 下定决心,不能要。他说,想着奶奶前晚肯定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学生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说自己太不应该了,伤了奶奶的心。从此,他说向家人都是报喜不报忧,因为不想家人为自己伤心难过。他说,自己非常尊重奶奶,她的话一定会听,弟妹不听奶奶的话,一定会被他骂的;他说,不敢想象,要是奶奶离开了会怎么样!
当他落泪时,我也自然地流下泪来。我觉得,奶奶是个坚强的人,她用一个女人瘦弱的身躯承担着整个家庭(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奶奶是一个富有的人,即便很穷,也乐善好施;奶奶更是一个拥有教育智慧的人,她用无言的教育影响着孙子的生命。我说,我很想看望你奶奶啊!
二、学生说自己很自私
这个学生一来,就毫不掩饰地说,“老师,我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除了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我不会对任何人好,不相信任何人。” 这个自我评价让我很惊讶!
他说这源于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在他读小学四五年级时,两个初中生靠近他们玩,然后提出去小店买东西,让他与伙伴们一起带路。在小店,初中生又趁机把他引诱到无人的小巷,把他按倒在地,问他有没有钱,他说没有,初中生就搜他的衣服,搜出一些零钱,举起亮在他眼前,喊着说“这是什么!”他说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想不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初中生走后,他爬起来,看到附近一个妇女一直朝他看过来。他明白,妇女是看到事情的经过的,可是她什么都没有为他说,没有伸张正义,他觉得人们很冷漠。回到小店,他诉说了事情,另一个孩子说,“我早知道会有这个事情发生”。当时,他既气愤又心寒,既然知道会有这种事情,为什么不提醒他?他觉得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人与人之间如此冷漠。
所以他说,他不会帮助别人,即便有个奶奶摔倒了,他也不会去扶,他担心惹事上身,他也对除亲人以外的人变得冷漠。也就是说,他自己变成了当年他讨厌的那一群人中的一个人。这与理智无关,这个“冷漠的情绪”深深地印在一个孩子的感受里,长大后,成为我们的潜意识。
我说,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还说,这不是自私,你是在保护自己而已,毕竟小时候的经历对你影响太深了。
三、父母如何告诉孩子家庭情况
我一直认为,要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而不是独立于家庭的、不需要承担责任的、逍遥自在的人。
这个学生说起小时候家里穷,就是穷到只能每天吃青菜、过年才能吃肉的地步,更别说能吃到零食了。他妈妈总是把家里的经济情况告诉他,当然也常常把负面的情绪告诉他,只要他需要钱,他妈妈都会用“穷”作为理由推脱。他说,那时觉得“为什么要告诉我?不可以让我像个儿童那样无忧无虑地成长吗?”
后来长大懂事了,就能接受妈妈抛过来的任何话题,包括负面的情绪,也能跟父母像无话不谈的朋友那样聊天了。
我逐渐认识到,教育儿童是在他们的心智能感受到、能理解到的前提下进行的,任何东西太早或太迟都不利于儿童心智地成长。教育就是在一定的时机下,以一定地分寸施加给儿童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才能更好帮助儿童成长。
感谢学生的信任,只要倾听,就能体会人世间的单纯与复杂,单纯让人热情赤城,复杂让人成熟稳定。不管哪种,何尝不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