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开始写,至今已经有十几年了,写的文字加起来恐怕有八九十万了吧,还是很佩服自己,但是付出与回报比例严重失调,若要单纯论物质上的收获,真还不如利用那些写作的时间去捡矿泉水瓶卖赚得多。由此看来,有些事情真的讲求天赋和缘分。
老实讲,以前不谙世事,敢写,却没什么经历,手中的笔总不免成为宣泄或意淫的工具。现在经历确实多了一些,但又畏手畏脚,怕没写出名堂却还招人不满,所以写出来的都是些不痛不痒的事儿,喜欢看的人自然也少,而且还常常没时间写,这些文字都是我等小开怀睡着以后躲在被窝里用手机慢慢敲下来的。
那么,我为什么非要坚持写作呢?
习惯成自然。写作已经成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和吃饭一样,肚子饿了不进食会很难受,灵感来了不输出也会很煎熬。这使我想起父辈,他们在地里耕作了大半辈子,贫瘠的土壤其实长不出什么了不起的庄稼,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土地的热爱,泥土的芳香和庄稼的油绿会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另一番模样,它与这追名逐利的尘世无关。
这两年写的文字明显少了很多,白天忙着工作,晚上的时间又要留给孩子,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但更为重要的是提不起心气儿了,日复一日的过着,没什么指望,混吃等死。最近这些日子,周末常常和同事约着打羽毛球,当运动完走在回家的路上,思绪涌动,我猛然意识到生活还可以积极一些,不该这么颓丧。
所以,我决定坚持每周更新一篇文章,多了确实很难完成,下一篇写《女孩,结不结婚都难》。
增加些许成就感。工作性质决定了日常工作很难有成就感,上周经手办理了10个离婚案子,都是他们提前达成协议的,我只需要制作调解笔录和调解书,每天忙忙碌碌几个小时下来,看着他们拿着调解书向我道谢,然后各怀心事的走出办公室,若问我有没有成就感,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格式,我的作用就是按照早已烂熟于心的操作方法把那颗螺丝钉拧下来了,他们道谢是出于礼貌和对工作人员的尊敬。
再如,领导让我写篇宣传稿,我字斟句酌的写,写完后又按照领导的意思进行了修改,但最后将近一千字的稿子只采用了第一段的两句话,是写得太差劲吗?也不见得,要服从大局。
一个在生活中不常有成就感的人,往往也不常有幸福感。
几年前,两个老年人来离婚,我颇有感触,在简书写了篇《65岁,到底还要不要离婚?》点击量还可以,既保全了我的真实感受,又获得了相应的认可,感觉还蛮不错。工作本身很难有多少成就感,但对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思考和转化,会增加些许成就感,写作就是其中的一个想法,刚好我也喜欢。
记录充实回忆。前些天把以前写的文字翻出来看,看着看着好像进入了另外一种情境,那些文字里面藏着当时的我,我不由地想起那时我的境况,心情如何……对别人来说,看到的也许只是一堆无聊的文字,对我来说,却是一副副生动的画面。
等以后老了,把以前的旧文字翻出来,坐在日光里的摇椅上慢慢读,也不失为一件浪漫的事,循着那些文字回去看看年轻时候的自己,或许稚嫩,或许单纯,但一定很可爱。
也许能增收。我不靠写作吃饭,毕竟它能让我饿死,但是如果能有所回报也是不错的,一毛两毛也是钱,积少成多嘛。
如今,上有老下有小,时不时的还有人生病,我们也就那点死工资,细想压力还是蛮大,毫不避讳的说,也很想体验下手中有闲钱的生活,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增收渠道。有个同事,就拍拍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瞬间,细看挺无聊,我一直误以为没什么人看,但其实人家已经累积了几万粉丝了,我们无法完全准确的预估事前发展的所有可能性,不过坚持是关键。即使不能增收,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别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