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表达顺序的重要性
一个修道士问院长,他能否在做祷告时吸烟。
院长大吃一惊,说道:“当然不行,这近乎亵渎圣灵。”
另一个修道士也问院长:“我能否在吸烟时做祷告?”
这个院长则说:“当然可以,上帝希望在任何时候都能聆听我们的声音。”
接收信息的顺序会影响我们的思考。
思考的思考
人类思维是如何运转的:
-
第一种观点是,我们的世界观是以解释的方式建立的——逻辑推理或者诠释。
-
第二种观点是,我们所处的情境塑造我们的想法,决定我们的行为,其影响程度之深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
第三种观点是,心理学家愈加注意到无意识思维的重要性,实际上,人脑在无意识状态下记录的外界信息甚至比有意识观察到的还要多。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判断都是来自某种直接式的推断,而不是对事实的直接反映。
我们应该谨慎地思考,当我们对一些事物得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时,也许他人的看法比我们的直觉更有说服力。
潜意识思维
潜意识思维在我们学习特别复杂的事物时比有意识的思维更加有效。
事实上,你一定要充分利用潜意识免费帮你完成大量工作。
东西方逻辑的差异
形式逻辑
演绎和归纳推理模式从根本上规范了推理。
亚里士多德关于逻辑思维的3个定律:
- 同一律:A=A:无论是什么,A就是A。A是它本身。
- 无矛盾律:A和非A不可能同时发生。没有什么事物同时既是A又不是A。一个命题和它的相反面不可能同时为真。
- 排中律:任何事物一定要么是,要么不是。A或者非A为真,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情况。
科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分类之法,再加上实证规则,并遵循逻辑原则
辩证推理
与逻辑思维不同,中国人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即辩证推理。这种辩证思维方式在很多方面都与形式逻辑相悖。
辩证法的三个原则:
-
变化论
变化之道也是《易经》的核心。
“ 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 。
-
矛盾论
矛盾是动态存在于变化中的。
就像《易经》中说的阴阳互为一体。
-
关系论
整体大于部分叠加之和。
各部分只有在整体关系中时才有其意义。
辩证思维强调关注:关系和情境。
将一种事物或现象置于一个更大整体中的重要性,强调理解系统如何运作,系统的平衡,需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大道至简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 《道德经》
“奥卡姆剃刀原理”:理论必须简洁,不必要的概念需要被剃掉。
在科学领域,最简单的理论最有说服力。我们只会在更复杂的理论比简单的理论可以解释更多的证据时才放弃简单的理论。
我们更喜爱简洁的理论,还因为它们更容易验证,在更讲求精确的科学领域内,那样的理论也更容易简化成数学模型。
“ Keep It Simple!” 原则是很多极其成功的公司公开推崇的策略。
苹果操作系统极致的用户体验就在于其做了减法,保持简单。
微信张小龙说微信已经做到不能再减少功能了所以竞争对手很难超越。
极简的原则要求我们在最简单的层面上解释现象,只有在必要时才添加一些复杂要素。
保持简单,通过做减法让自己更关注,相比做加法,才是当下的我们更需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