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红火

作者: 王孟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21:56 被阅读27次

    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放架火、赏灯,是过年仪式中最后一项,也是最隆重的一项。之前的各项过年活动,都是各家各户的家族性活动,只有正月十五闹红火是集体性的大型活动,唯有看完红火才算过完十五,过了十五才算过完年。

    放架火、赏灯要等到晚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放架火看热闹,炮火四溅,人们纷纷躲避,互相拥挤,曾经有过挤伤人的情况。后来放架火,大都安排在旷野宽敞之地,便于人们的安全。近几年出于空气污染的考虑,架火明显少了,那种一瞬而过的凄美,也慢慢淡于心底。

    不过白天的红火依旧是最热闹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可真是万人空巷看红火,也曾经出现过挤丢了孩子、鞋子的事。后来挤在大街上的人渐渐少了些,年龄大的都坐在家中看电视直播,年轻人更是用手机看直播,走哪儿都能看到。不用担心挤在人群中看不到,踮起脚尖看不着的情况。

    节目却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要丰富许多,规模也远远大于过去,人员安排也比原来多,音响更加悦耳,光效、服装也更加鲜艳夺目。

    就拿舞龙来说,过去是二龙戏珠,慢慢变成四龙朝贺,今年的舞龙更有气势,变成龙行天下。包括舞狮子,过去是双狮舞动,或者三狮出巡,现在是群狮朝拜。

    铁棍的装修越发漂亮,宽阔的阁楼装饰,带着闪亮的灯。晚上抬出来,就是太谷的灯棍表演。铁棍上小演员衣袂飘飘,服饰装扮有着花枝招展的烟火气息,扮相仍然是古典戏曲扮相,配合楼阁背景装饰,如舞台表演。

    背棍虽然比铁棍简单,但小演员的服装和扮相不亚于铁棍,背负铁棍的人也是统一服装,上下配合,颤颤悠悠,也是极为有趣的。

    至于搲棍,绞活龙,高跷等表演形式也越来越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让表演有了更多的观赏性。

    扭秧歌团队也由原来的三二十人,慢慢增加到六七十人的大团队,甚至上百人的团队也出现在闹红火的队伍中,把广场舞大妈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各乡镇、各企业的宣传彩车更是卯足了劲,变幻着每年的形象,配合声光电全方位表现,让观众一目了然,又富有浓浓的年味,成为队伍中吸引人目光的庞然大物。

    闹红火的规模越来越大,展现出现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式,更体现了现代农民与日俱增的生活水平。

    不用看表演的红火,单看街道两侧的便道上,摆满了各种摊点。以卖元宵、现场滚元宵的摊点为主,热气腾腾的元宵摊周围人头攒动;卖甘蔗舞枪弄棒,不断有人啃着甘蔗离开;卖灌肠、面皮的摊点周围有不少站着吃灌肠、面皮的人;卖糖葫芦、棉花糖的摊点,孩子们掏出崭新的钱购买自己喜欢的零食。

    人们看着满街的红火热闹,吃着满街的各种零食,时不时遇到熟悉的亲朋好友唠嗑几句闲话,评论评论各乡村的红火表演,比去电影院吃着爆米花看电影爽多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月十五闹红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dq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