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教育网络薛立新导师(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棍棒下未必出才子
-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非常“6+1”引发家庭教育的无奈
-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吃苦精神的历练
-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网络时代,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
-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家庭教育,惩罚孩子要有度
- 中华教育网络薛立新导师(全国著名教育管理专家):中华教育网络薛立
-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放开手,让小鸟出窝
-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家庭教育,以心交心做知己
-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薛立新教授:慈母严父,不做家庭教育中的统治者
- 中华教育网络薛立新导师(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家庭教育切忌“冷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棍棒下未必出才子
“黄金棍下出好人”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早已经成为历史了,无数实践
证明,打骂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如今,信奉“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理念的人越来越多起来。孩子的成长中需要更多的正向引导,打骂孩子是父母自
己无能,是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种表现。打骂孩子不但起不到真正的
教育作用,还可能让孩子形成人格的缺陷,甚至迈向错误的深渊。
莎莎今年 14岁,目前正在戒毒所接受治疗。她的母亲是位医生,父亲在金融
机构工作,家里的条件非常优越,她从小到大吃的穿的都是同龄孩子中上等的。
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把她送到全市最好的学校学习。但是由于父母的工作
忙,她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事,爸爸妈妈基本很少过问,所以她尽管物质富足,但
是她并不快乐。
莎莎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父母又疏于对她的交
流与开导,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当父母看到她的成绩单时,才真正地着急起来,他
们为孩子请家教,买辅导书,该做的都做了。可是莎莎心思不在学习上,每天对学
习只是应付了事,还曾多次气走过为她补课的老师。这下莎莎的父母可急坏了,
用爸爸的话说“这孩子是让福‘烧’的,被惯坏了,就是少揍。”妈妈也觉得“孩子不
打难成器”,于是他们形成了统一战线。遭殃的当然就是莎莎了,在家中,她经常
遭到父母的轮番轰炸。 “我看你越来越不成样子,不好好学习,为你请了家教你居
然屡次三番地将老师气走,我看你还敢不敢了?”父亲的巴掌无情的落在莎莎的
身上,妈妈也常在旁边帮腔: “狠打,看她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学习了,再这样不争
气我们就不要她了。”在父母的打骂下莎莎暂时屈服了,并答应父母以后不再任
性,不再赶老师走了。
从此莎莎看上去乖了很多,但是爸爸妈妈眼里见到的莎莎的“好”变化并不
是源自她内心的,其实在心里她早已恨透了学习,越是打她就越是不爱学习,而
且在她眼里觉得父母冷漠、暴虐,还不如陌生人,在这个家庭她寻找不到一丝温
暖。
表面的平静往往蕴藏着更大的危机。莎莎不但学习没有进步,还时常背着父
母逃学,偷家里的钱去网吧上网。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她的不良行为逐渐升级,为
第十章 家庭教育,奖罚要恰到好处
220
庭
家
了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她经常和不良少年在一起厮混,还学会了抽烟、喝酒,最后
竟染上了“毒瘾”。
父母应该充满关爱与温暖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惧。一个在战战
兢兢中长大的孩子,会渐渐发展出负面的行为。例如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感觉就
说谎,有需求不敢说就偷窃等。不过,有些父母时常感到很为难,因为在和孩子沟
通时,除了打骂之外,他们似乎总是难以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
所以,当被问到为什么要打骂孩子时,许多家长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一
些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逼自己这
样去做, 却很少去寻求其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其实,不管用什么管教方式来对
待孩子,其责任都要由父母来担起, 而不是孩子。正是因为家长不愿意花心思去
寻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会有打骂的草率行为。
应该肯定地说,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在面对孩子的调皮、
执拗、玩乐、不学习、不上进或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他们才会爱之深恨之切,而
选择了打骂这种不当的惩戒手段。可是在这种教育方法下,孩子不但不会认识到
自己的错误,还会误解、疏远父母,甚至记恨父母,长期在父母打骂下的孩子会变
得逆反、攻击、暴虐,甚至沉沦、堕落,因此打骂孩子是绝对不可取的。
俗语道: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经常挨打,由于“久经沙场,千锤百
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心理学实践证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大
多是因为父母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刻板地说
教、肆意打骂、精神的虐待等造成的,这些做法不仅恶化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丧
失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和正面的劝导,打骂孩子的做法是
万万使不得的。多听听孩子的解释,多了解一下孩子的心声,多给孩子一些关心,
多让孩子体味父母的真正意义上的爱,才是感化孩子的良策,也唯有这样教育出
来的孩子才会更优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