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到底要怎样的人,才有资格去追求理想?

到底要怎样的人,才有资格去追求理想?

作者: 贱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09:18 被阅读72次

    文 | 萧剑

    南唐时期,有位诗人叫做李白,不仅诗写得极好,喝酒更是一绝。每次三朋四友齐聚一堂,李白都会喝得个飘飘欲仙,心里想到上好的诗句,便趁着酒劲写了出来,久而久之,李白便形成了每次写诗,都要喝上一壶好酒,这才挥毫泼墨,写出一手好诗。

    那时候没有微信、没有微博、没有互联网,豪杰们喝完酒后没有事做,写诗作赋便成了最好的娱乐消遣。现在跟以前大有不同,现在不流行写诗,大家喝完酒后,酒店、KTV、网吧、宿舍、酒吧都是最好的去处。写诗基本上不不存在的,现在的人普遍不会写诗。

    二十年前写诗的人大多养不活自己,但我们称赞他为“才子”,二十年后的人普遍不会写诗,偶尔有写诗的人,我们也毫不留情地批判这为“矫情”。这是时代的进步,但也是诗人的不幸。

    以前的人文化普遍不是很高,但是会写诗的人诗词写得极好,像汪国真、北岛、舒婷、席慕蓉一类的人,诗句好得简直就像六月里的一场甘霖,让会品诗的不会品诗的人都感到一次生命的洗礼,大家不会说“写得真好”,但他们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这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现在的人基本都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但说到诗词歌赋基本上一窍不通,琴棋书画倒有人懂得不少,可真正学得精的却又没有几个。这其中的因果不自觉间给人一种是非颠倒的错觉,明明文化水平提高了,为什么真正懂得诗词歌赋的人却少了起来。毕业于一流大学的学子写出了三流都不入的字,倒是街头的拾荒老人用破笔蘸水,写在青石板上的却是流传千年的文学瑰宝。

    二零一四年前后,自媒体在网络开始大规模兴起,微信公众号的推出,更是给了绝大部分想写文章能写故事的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而后两三年间,有种叫做「自媒体」的网络产物成为新时代的宠儿,有心之人纷纷申请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自媒体账号。其中一群人,不乏是本着发扬文学的理念去的。

    二零一四年后,我开始正式使用自己的微信。微信公众号的推出,赋予了这款软件以探知世界的眼睛,一大批优秀青年创作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闲暇时分依靠「微信公众号」来探索未知,便成了最新的生活消遣方式。

    二零一五前后,「微信公众号」里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学创作者,他们写的文章,大多饱含对文学的探索精神,字里行间彰显着汉字这门古老文化的魅力,同时更提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微信公众号」也真正做到了「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当时的我迷恋上一位作家,或者他还不算一位作家,充其量只是一位文化爱好者。他二十七八左右,在不到三十的年龄里,对中文古今的书籍阅读量已经超越了全中国三分之二的人,他写的文章里,总有一种朴素贴切的生活情感在里面,让人看了之后总免不了心有所动。那时我知道,他是真心喜欢文学的。

    他的文字富有灵气,在「简书」、「豆瓣」、「微博」、「微信公众号」里都饱受好评,甚至有人在「知乎」论坛里,还特地为他设置了一个板块,来评价他的文章质量到底如何。大多数人评价中肯,认为这样下去,这位作者一定会前途无量,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文章好坏不一,或者时好时坏。

    到了二零一八前后,我在各大平台上看他的文章已经上百,渐渐地从对他的一无所知到后来的「知根知底」,他叫什么名字、故乡在何方,大学毕业于哪所学校,以及他的感情经历、家庭状况都知道不少,甚至他的工作、工作地点也能猜出个大概。那时我觉得他一定是个超然物外的人,不然怎么会年纪轻轻,就写出如此富含深度的文章。

    可越是了解得越多,越发现他的文章质量大不如前,以前的每天一更变成了每周一更,后来甚至变成了半月一更,文章数量、质量同样褒贬不一。那时我觉得,他并不是我想像中那么超然物外的人。他也要保证基本生活,也要娶妻生子,也要任何像一个平凡人一样活着。

    先要吃饱饭,才有力气干活。同样的,先要保证自我的温饱,才有精力在工作之余写出耐人寻味的文章。《中国合伙人》里的王阳,是名副其实的大才子,不仅英文讲得极溜,连洋妞也倒在里他的胯下。但这样才华横溢的人,也会在大学毕业以后剃发重生,一边流泪一边焚烧自己的诗稿,嘴里念念有词「没有人愿意出版我的诗」。王阳在剃度和眼泪中,开始从理想走向了生活,因为先填饱肚子,才有资格追求艺术、追求理想。

    我喜欢的那位作者同样如此,他的文章写得好,得益于他的见多识广,博学善思。同样的,当他的文章写得不如以前,那么说明他没怎么上心,或者因为忙于其他而无法鱼与熊掌兼得。他依旧要朝九晚六,来出卖才华养活他的一家三口。

    人要先吃饱饭,才有资格去追求理想。写出《热爱生命》的大诗人汪国真,在大学时同样写了无数的诗稿,但当时条件有限,一般人也欣赏不来,汪国真的诗依旧是一沓废纸。只是后来的种种机缘巧合,才使他走上了「写诗为生」的道路。汪国真的诗集后来被万千国人追捧,在1990年更是被称为「汪国真年」,可谁又知道,在他成名之前,是个穷得只能勉强吃饱的人。

    写诗的人越来越少,除了这门学问高深难懂,不好混饭吃之外,还有就是其他的工作日渐多了起来。有了更多的选择,诗词曲赋当然得靠边站。

    七八十年代的人文化普遍不高,但他们的心中总有无限向往,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能够学子成绩优异,还要德智体美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培训班横空冒了出来。学的东西太多,根本无法专一做一件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古人荀子的《劝学》一文里,正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用心专一之人之物,时常梦大力出奇迹,以四两之力,拨动千金之躯。现在的花花世界里,各种游戏、漫画、电影、明星、运动等来自世界的各种诱惑,谁还能保持一心,专心学术诗词呢?

    如今大学刚毕业不久,一面要忙着上班,一边又想着看书写文,同时还要兼顾着饮食住行、七情六欲。在如此管理下常常是自顾不暇,所谓的写诗论文,谈古说今也不过是天方夜谭。

    只有先吃饱饭,才能精力去追求理想。只是不知道,那些想要在理想里继续存活的人,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到底要怎样的人,才有资格去追求理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g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