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
某一次跟团队聊天,谈到过去的创业项目失败和遭受打击的经历,对比着现在依然不减的斗志,他们很惊诧,感慨到:“没想到你的性格是这样的,跟你的外表完全不一样。”我理解他们的意思,笑问:“我外表对应啥性格?”
我自己想了想如何形容,大概,是身体瘦弱似黛玉,但情绪稳定如宝钗。
曾经有过从高光时刻瞬间跌到低谷的窘境,从高管到中层的降格,从健康活力到积劳成疾患病住院的不适,但这些都没有浇灭从头再来的勇气火苗。
漫漫人生路,谁不会跌倒呢?有些坑,早摔比晚摔要好。
坚强,是因为我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不妄自菲薄也不自负傲慢。不去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只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扛我能够承担的责任,坚决不替人背锅。
脆弱
脆弱,好像成为我身体的标签。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撕掉它,却因为疾病,短期内无法撕掉。我希望我的身体和意志,都能够坚强有韧性。我希望我的身体,能够承载我的愿望,能更扛造。
有一位老师,我们不常见面,但是偶尔碰面聊天,他都会提到对我的印象:跑步很快。因为我曾经发过朋友圈,3公里跑进5分内;他自己也跑步,所以对这个速度有概念。
我笑笑不说话,希望他继续保持这样的印象;而没有告诉他,其实近两年都没跑步了。医生对我的要求是静养。
三年前体检,标注肺部需要复查。我没当回事,拖到半年后因为想买医疗险,如实进行健康告知后,保险公司也要求遵医嘱去复查,我才去复查。结果就开始了延续至今的治疗。大概95%以上的人通过吃药,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就能治好。但我就是那5%,体质特殊、对药物极其敏感,每次吃一段时间后,就会因为副作用导致某些监测指标异常,需要停药一段时间让身体恢复,严重的时候甚至需要住院来快速缓解。等恢复到正常值,医生又开出新的、副作用稍小的药方,继续治疗;吃到某个临界点,副作用又超出,再换副作用更小的药方,或者停药一段时间再继续。这样吃吃停停,马上两年半,仍然尚在治疗中。
每一次定期复查,我都希望能够从医生口中听到好消息:你已经康复了,不需要再吃药了!也可以恢复正常运动,爱跑步就跑步,爱爬山就爬山。
但是,每一次都还是背着一书包药回家。这样的失望次数多了,我开始不报希望,也就不会太失望。按部就班地吃药、复查、再开药。生病初期,我还在医院门外郁闷地痛哭过。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脸色变得比以前红、有时是黑。被偶尔一见的人问起时,我一般回答:嗯,晒黑了。也不做多解释。慢慢等待恢复的那天到来。
两面
有时,坚强与脆弱相伴而生,一体两面。
在上海光怪陆离的消息下,有一天我的情绪到了愤怒点,写了一首小诗来表达:
我今天很愤怒。
因为我听到无能为力,
看到无能为力,
唯一表达愤怒的方式,
除了转发帖子到朋友圈和群里,
也只剩下无能为力。
但是我也下了个决心,就是做自己。
表达我的愤怒。
远方城市的大事也好,身边的小事也罢。
我就是要表达。
无所谓你爱不爱听。
喜欢的人依旧喜欢你。
不喜欢的人依旧不喜欢。
而我不为任何人委屈自己。
看到诗,在上海的朋友缓缓问我:愤怒给你的身体带来什么感觉?你想做什么动作表达你的愤怒?
我说:呼吸急促、不想平静。想站起来走路,伸展双臂。
缓缓:想不想对着空气打两下啥的?
于是我站起来,然后踢了踢腿,好像把我的愤怒通过高踢腿,踢到某个对象身上。
缓缓:感觉到这个不想平静想愤怒背后,是你对受苦的人的心疼和连接。
看到她的这句话,我的愤怒突然神奇地化作了眼泪,这是被看见的效果。
融合
最近读戴老师解读李白的诗。
清朝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李青莲自是仙灵降生……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李白的《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这首诗是典型的一波三折,起落,起落,起落,奔放,奔放,奔放的激情,完全不受控制的激情,写得实在是太漂亮。李白的诗歌表达了很强的非理性的、纯情感的东西,陡起陡落,“啪啪啪”不断地跳跃。他的生命就是一团火,一直在燃烧、熄灭、点着、熄灭、燃烧、旺盛。李白是一个痛苦的灵魂,就在这么短短的一首诗中,他一下发烧,一下冰冷。但是,这首诗也把他那种豪迈、奔放、飘逸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发现我之所以从初中起就喜欢李白,到现在还能背诵他的一些长诗,是因为在飘逸豪放、瑰丽想象之下,起起落落,火热冰冷,痛苦彷徨,振作昂扬,他是那样既矛盾又统一的结合体。
而我也是。
每个人都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