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长的边界》:专才和通才,哪个更有助于个人成功

《成长的边界》:专才和通才,哪个更有助于个人成功

作者: 读书的羽丛 | 来源:发表于2021-04-25 14:54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成长与成功的书,讨论的是到底把孩子培养成专才还是通才,更容易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对于个人而言,究竟是固守自己的领域,还是尽可能扩展更有助于成长?

作者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强有力地论证和说明了,把孩子培养成通才,扩宽边界,更有助于孩子取得成功。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教育理念洗脑,那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不少家长在孩子刚学会说话,就给孩子报名了不少兴趣特长培养班,好像早一天培养某种技能,孩子就多了一分超越别的孩子的机会。

不甘示弱的家长甚至疯狂给孩子报名兴趣班。当发现孩子似乎有某种特长,或是家长有某个未完成的心愿,就试图把孩子往这个方面去推进。

如果孩子画画还不错,就一心想让孩子成为画家;要是觉得孩子好像有点体育特长,就孤注一掷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体育上。

家长们想把孩子培养成有价值的人,这无可厚非,然而,却不知如果过度的在某一领域专注练习,而忽略了成长的其他可能性,也许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成功。

1.学习,本来就是一件无法一蹴而就的事

“欲速则不达”,相信不少人听说过这句话,然而真正能让自己慢下来的却不多。

在学习上,更是如此。无论是学生本身,还是家长、老师,不少人都希望能在短期内提高成绩,看到学习效果,最好花费的时间越少越好。

当家长们辅导孩子学习时,看到孩子完成作业时困惑的样子,自己百抓挠下地比孩子还要难受,恨不得立即把所有解题过程都告诉孩子,免除其痛苦。

老师们教授知识时,也是想一股脑把全部知识都教给学生,让学生们尽快掌握和理解。

家长和老师们的初衷都可以理解,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既应该坚持,又要灵活,一味地追求快速和简单,正是问题的所在。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合意难度

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阻碍,从短期看,这些阻碍让学习更有挑战性,让学习过程更难,也会让学习者垂头丧气;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有益处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得出问题的答案,学习者要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寻找,而不是由他人直接给出。当一个个问题被攻克,答案逐渐浮出水面,学习者通过使用问题,使之建立联系,也深刻理解和掌握了知识,也得到了比较持久的记忆。

最好的学习之路是什么?作者告诉我们:学习之路虽然“道阻且长”,不仅进度缓慢,而且在眼下甚至可能表现不佳,但这些困难正是为了让人在之后表现得更好。

慢慢来,才比较快。所有努力和付出,时间看得见。

2.放下熟悉的工具,拓宽舒适的领域

过度学习行为:专业人士一直面临相同的挑战,并且一次又一次重复相同的反应,直到这种反应已经变成了自动行为,以至于他们甚至意识不到这是专门针对某种情况的特定工具。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20世纪90年代出现过的四次火灾中,有23名野外消防精英拒绝放下自己的工具,最终和自己的工具同归于尽。

研究人员在海军水手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弃船时,水手们忽视了丢弃钢头鞋的命令,结果扎破了救生筏或是直接溺毙;已经损坏的战斗机上,飞行员拒绝跳伞;国际知名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卡尔·瓦伦达从高空坠落时,第一反应是抓住自己的平衡杆,而不是下面的钢索。

因为人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熟悉的工具,最终把事情变成了悲剧。

作者表示,对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说,放下熟悉的工具、面对陌生的情况似乎格外困难,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依赖“过度学习行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好的工具,对于一件事情的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这里,“工具”不仅仅是指的我们制作一个物品所需要的具体的实物,比如,我们想给盆栽施肥换土,我们就得用到铲子等工具,;如果我们想组装一个柜子,就需要螺丝刀等工具。

同时,“工具”也可以代表我们完成或达成一件事,我们所具备的能力和知识。如果我们想制作一张表格,就需要会使用办公软件;如果我们想通过游泳瘦身,就要具备游泳的基本技能。

我们得承认,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很局限的。我们把时间大多用在某一件事情上,那么用在其他事情上的时间必然会被缩短。

前一阵在看《乘风破浪的姐姐2》,这里面有歌手,有演员,可能有的人演技精湛却未必能歌善舞,有的人歌声美艳动听,却不一定擅长跳舞。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都有让自己不那么舒适的地带。可“姐姐们”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就是她们不畏惧未知的领域,敢于探索和打破自己的舒适区。

坚守自己熟悉的领域没有错,但当你走向自己不那么舒适和熟悉的地带,也许会发现另一边天地。

所以,我们说放下熟悉的工具,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把更多我们原本不熟悉的领域变成我们的舒适区,然后再逐渐扩大我们熟悉的“版图”。

3.成长没有边界,未来才有更多可能

在《成长的边界》中,作者提到,哈佛大学的“心智、头脑与教育”项目的主任和计算机神经科学家奥吉·奥加斯,他们找到那些成功人士,研究这些获得成功垂青的人的职业路径。

研究发现,无论是钢琴调音师,还是建筑师,或者一些优秀的个人组织者,他们几乎每个人都走过不同寻常的道路,而这是这样异常的迂回之路,成就了如今的他们。

他们的自我探索之路似乎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给了自己更多的可能和体验。

不给自己设限,通过种种尝试,确定适合自己的,最终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不可否认,我们也许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却能够拓展它的宽度。

把对未来的担心与恐惧,转化为好奇和尝试,保有对学习和发现的渴望,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扩展我们的边界,我们的人生就开启了无尽的可能。

相关文章

  • 《成长的边界》:专才和通才,哪个更有助于个人成功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成长与成功的书,讨论的是到底把孩子培养成专才还是通才,更容易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对于个人而言,究竟是...

  • 学习究竟是什么(3)

    通才和专才的区别 专才 专才是在一个领域深耕 高度集中申请本专业领域的专利 通才 通才讲究广度,在很多领域都有专利...

  • 通才和专才的区别

    专才力争起跑线,通才大器晚成 专才只是结构单一,通才横跨多个领域 专才执行算法,通才创造链接 专才埋头苦干,通才知...

  • 专才成功的概率比通才高100倍

    人才,一个叫通才,一个叫成为专才,专才的成功率比通才要高出100%倍。现在是个专才对抗通常的时代,就是你要成为...

  • 通才和专才,哪个更值钱?

    一个人的收入,或者成就的高低,是由木桶中最短那一块木板决定?还是由最长那一块长板决定? 往前几十年,人们肯定会和你...

  • 通才和专才,哪个更值钱

    要补上自己的能力缺陷,但是同时要允许自己有能力缺点。什么时候需要专门去补足某一种能力呢?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个能力...

  • 通才和专才,哪个更值钱

    在职场中,你觉得通才更有价值还是专才更有价值?父辈经常说,要有一技之长,好找工作,认为专业才能更容易找到工作,大多...

  • 跟着秋叶大叔精进#031

    做专才还是做通才? 在职场上,我们对专才和通才有不同的理解。 做到极致,并作出成绩,是专才,会利于我们加薪,保证基...

  • 《反脆弱》

    「一个人是做专才好还是做通才好呢?」 经常听到这样的讨论: 一个人是做专才好呢,还是做通才好呢? 认为应该做专才的...

  • 4.28一起读书吧:专才与通才

    一个人是做专才好还是做通才好呢?」经常听到这样的讨论: 一个人是做专才好呢,还是做通才好呢?认为应该做专才的人觉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的边界》:专才和通才,哪个更有助于个人成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md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