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说过,很多事情看似无关甚至对立,其实里面有许多联系。
在所有联系之中,规则是最明显的,因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属于ta自己的规则。
我先把自己所理解的规则与秩序写在最前面。
用科学来表示哲学很危险,但是也最为具象。
把人的行动比作水,规则是容器,自由和情绪是表面张力中向外扩散的力。
规则的规模、精细程度直接影响该事物或人的格局。
同时,规则可以被修改,但有些基础的不行,不然整个规则体系会崩溃(容器碎裂)。
这些基础我称之为法则,类似容器的材质和薄弱点。
而规则的作用是保障人的利益。
可以说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个利益的。
利益可以分大小,分崇高和卑微,但并不改变它是利益的前提。
为了达到利益,产生了行动,各种形式的行动。
而规则本来是限制行动早成利益不平衡的情况的。
所以规则和自由一样是必须存在的。
而我们身边充满的无数的规则。
游戏有游戏规则,社会有社会规则、法律、道德,学校有校规,宗教有教规,等等等等。
而当规则的目的不同时,其表现形式也不同。
先从游戏说起。
游戏里面现在有几个系统,主要战斗(竞技)、社交、交易、成长,也会有休闲。
游戏侧重点不同,规则也就各有千秋,但总的来说,都是最重视成长(通过竞技),其次是社交。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社会(虚拟现实)应该是脱始于游戏的。
而现在游戏之所以不能被承认,实际上是它的利益和价值只在内部流通,就像你没法用美元在秦朝买东西一样。
还有游戏本身是作为商品休闲,用于为商家牟取利益,目的性太强。
游戏内部本身是一个小社会,或者说社会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游戏。
许多游戏规则都是直接从社会本体里面拓印出来的。
同样,游戏的对立面(姑且算是对立吧),学校也是。
学校本身算是一个严重削弱过的社会。
也是最主要是成长(通过竞技式学习),其次是社交。
但是学校有两个特殊的地方。
一个是受众群体是学生,还有就是有一个上帝角色(秩序制定者):老师。
这些东西本质上差别不大,学校和游戏都在争取学生。
而这两个东西都可以让学生从一定程度上熟悉社会这个大“游戏”的规则。
可以说,学校是河,通向社会的海;而游戏是湖,模仿度更高,危险较学校而言更大。
其实,最主要的是希望不管是热爱游戏的学生群体,还是反对游戏的学生家长、老师群体可以彼此宽容一些,本是同根生。
游戏很新,但不代表它没有内涵和意义。
它也还可以被赋予更多的意义,而赋予意义的人就是开拓者。
再到国家,不论是硬性的法律(人工法则)还是软性的道德(规则)洗脑,都是植入规则,使之运行,稳定国家,保证国家内部的人可以发展生产,为国家提供利益。
可惜,我政治很差,不太搞得清权力的分化、平均等具体操作。
但是这套规则的目的是达到某种平衡,实现全体利益最大化。
当然,这套规则的自由度相对会低很多。
不过,中国群众的大环境其实还是一部分瞎出主意,一部分喜欢盲目跟风和剩下大多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倒不如有一批聪明人在最前面带节奏。
同时要小心居心不轨者和瞎带节奏的人。
我是那种分析、整合主意的人,但我摸不清大方向。
而个人的规则也分硬性和软性两种。
分别叫“准则”和“底线”。
不过相对于国家而言,个人的规则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虽然稳定性降低了,但对于结果而言反而可能不是坏事。
毕竟情绪具备极大的力量,而力量可以支持行动。
行动直接可以获取利益,解决问题。
然后是宗教,首先说明,在规则方面,宗教信仰和宗教组织是两个系统,即使两者紧密关联。
信仰是以非科学方式解释世界,而组织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手段。
目前信仰的规则,大多是以规则(不少拓印自社会道德)束缚来增加优越感或者羞耻感来减小人的攻击性,以促进和平,减少痛苦。
而组织的规则,是抱团来抵抗外在压力,或者向外界施加压力,造成矛盾。
这些东西通常表现的很温和,但也可以很致命。
所以说相近的东西也不一定完全一样,甚至可能背道而驰。
关于规则,我的理解是这样:
可以尊重,可以更改,绝不死守,拒绝极端,保证最公平的利益最大化。
ps:第二章讲情绪与自由,可以与本章对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