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弟弟一家开车过来看我,我们一起出门游玩。多年不见,如今在部队服役的弟弟身板变结实了,相貌感觉没多大变化,而个性则变得开朗大方、爱说爱笑了。想起小时候,弟弟的脾气很倔,非常不听话,我仗着自己是哥哥经常教训他,现在几十年一晃而过,我们都成家立业了,弟弟见到我很亲热的样子,小时候那些往事都随风而逝了。
老婆大人、还有弟媳妇、弟弟的孩子和我们一起游玩。她评价说,我弟的个性比我放得开,比我强多了。弟弟嘻嘻哈哈地和孩子、媳妇一起在景点拍照、游玩,给动物园的野生动物们喂食,其乐融融。我也俨然以大哥身份自居,弟弟也很尊敬我的样子。经老婆提醒,我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在无意识地端着架子,在弟弟面前自然就像小时候一样以哥哥身份自处了。
成年之后,我感觉自己的个性一直拘谨放不开,跟人相处有距离感、疏远感,不知道怎么才合适。我时常跟老婆抱怨说,生活中似乎除了对她还有点感情之外,对其他家人、亲戚朋友都看的很淡,似乎都没啥感觉。包括这次弟弟一家驱车数百公里来看我,起初我内心也是拒绝的,觉得他们来了肯定是在给我添麻烦。
但弟弟一家真的来了,而我作为大哥也不能太冷淡,起码要尽到地主之谊,面子上至少要过得去。没想到这两天游玩相处下来,我感觉对弟弟一家的感情越来越亲切自然,也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对人家没感觉、很冷淡之类的。
由此我发现,不管爱呀、感情啊、还是生活之类,与其说是一个名词,不如说是一个动词;与其说是一种感觉,还不如说是一种行动。平时我常常跟老婆抱怨,我发现自己内心对包括父母、亲人在内的很多人都没感觉、没有爱,对生活也谈不上什么热爱,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不劳而获中彩票大奖,然后逃避生活、逃避工作去歇着。当然这么多年这个梦想并没实现,可能老天爷感觉我还有救,不停地再给我机会,让我不要这么执迷不悟。
想当初跟老婆刚认识的时候,也并非什么一见钟情,我对她也没什么感觉,当初就觉得她个头比较高,在印象里觉得她就是一个傻大个之类,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后来阴差阳错在慢慢相处过程中才培养出了感情。同样的道理,以前我老是觉得对父母、对亲人朋友没的感情或没感觉,那是因为我自觉不自觉地故步自封,无意识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跟人打交道,不跟人沟通交流,当然会没有感情。前一段时间北京一位老同学路过我所在的城市,歇脚了两天,我们一起喝酒聊天、欢畅笑谈,回忆起很多当年上学时候的趣事糗事之类,我也感觉很亲切,这种人与人之间相处交流的感觉很好。
除了对人,对待生活本身我也经常自诩没有感情、没有感觉,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观就是彻底的虚无主义、逃避主义,我找不到人生目标、没有人生信仰、对世俗享乐也没啥兴趣,尽管平时也在按部就班地努力工作、认真生活之类,但内心深处则是虚无焦虑、惶恐不安、没着没落的。相比周围其他人,我感觉自己一点也不热爱生活,我觉得工作没意义、挣钱没意义、吃喝玩乐没意义、生儿育女更没意义。其实在内心深处,我很羡慕那些为了生儿育女、养家糊口忙碌兴奋的人们,我深深慨叹人家怎么活得那么带劲!人跟人之间的想法感觉、生活观念、人生态度差距可真是天渊之别啊。
不管怎么说,或者说到底生活本质上是一个行动,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静态主观的感觉、一个按部就班的名词。我自诩不热爱生活,自诩对生活、对人生、对他人没感觉,这些主观偏颇的想法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坚持行动、坚持去跟人交往交流才有意义,才能一点点突破自我主观感觉的局限桎梏,慢慢认识到自己人生观的偏狭幼稚。就像昨天五一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内心感觉很懈怠、很无聊、很没干劲,但不要囿于这种感觉之中无法自拔,带着对内心糟糕感觉的觉察接纳,同时积极行动起来,一件件干完手头事项,慢慢的在坚持行动中,自我内心感受自然会慢慢改善,生活的脚步也就在一步步在前进了。
如今我也快要步入不惑之年,心里依然充满重重迷惑。我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好好开心自在地活下去,更不知道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人生信仰该如何寄托与皈依。人活在天地间,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一样,有人能看两三步远、有人能看十几步,而高僧大德则能洞彻宇宙万物之奥秘;而像我之类的蠢材,则勉强能看清脚下的一寸路,既然如此,那就一步一步摸黑往前挪吧,不被黑暗孤独、焦灼不安、无着无落的内心感觉吓倒,缓慢坚定地一步步走向前方、走向天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