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读者,知道了三宅一生,也知道了他的褶皱衣服,那时候的他就被称之为大师,我的确不甚明白,什么才是大师。
上周有缘再看到他的纪录片,对他所创造出的美感有了深深的感受。
- 他一直认为布料和身体之间的空间创造了服饰。创造全新空间的衣服,赋予衣物一种新颖自由的感觉。
- 每件衣服,必须有清晰的结构。不追求潮流,只是表达想法。
- 他很看重惊喜感,设计带给别人的wow的瞬间,让人觉得空间还可以这样用。竟然可以这样设计。比如这种折纸打开,衣服与身体之间的空的空间,给我无尽的美感和启发。
之前总有一种辩论,美和不美很难分清楚,各人有个人的尺度。可是当你碰到真的美到触及心灵的东西时,你就知道那就是极美,那一刻你不会判断,不会疑问这是美还是丑。
一件衣服也是他艺术的表达方式,一件艺术竟然可以有这么丰富的体验,这么多哲学层面的解读。
最近在读《为真实的世界设计》,说几点很触动我的:
1 关注人的需求还有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做设计之前也要有个先验的判断,别人让她做的设计是否值得去做。有的时候设计师为社会里10%的人做了过多过分的设计,却对90%的人的真实的需求视而不见。比如对尘肺病人,对脊柱变形的人,对长时间看手机的人,都有他们各自特别的需求和特别的设计。
2 设计师能够给其作品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辨别、剖析、定义问题的能力。设计必须敏感于问题的存在。设计师常会发现一个别人从未意识到的问题,并把它定义,然后试图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问题的数量及复杂性日增,这需要新的和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设计师是种问题导向的生物,也准备好武器库来随时解决问题。
3 因为社会大生产导致的一致性需求过大,来自学校、工作场所等等。我们的现代物质世界其实多样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4 原创及创新的想法都是重创文化的行为,而教育是一种文化保护机制。任何新的离经叛道的行为都得不到现有教育的支持。创新的想法意味着失败的尝试,但是现在社会环境大部分都鼓吹成功,提倡自己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没有那么宽松的容忍失败的环境,所以创新者也要自己营造小环境,在失败中获得创新的希望。
5 为了能自由联想,跨学科的能力不可或缺。通过理解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可以极大地促进人们用一种新方法看待事物。因为每一种语言结构都会给我们一些不同的对待和经验真实的方法。——有多了一种学习语言的理由。
6 有一种从未过时的源泉就是自然。自然这个反脆弱系统经过这么多年,留存下来的都是最具有反脆弱新的事物。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它之前都已经解决。人类通过模仿自然可以解决很多自身问题。——“以最少求解最多”。我们研究大自然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和程序运用到人类的需要中去。
7 产品和环境的设计必须通过跨学科的团队去完成。这样的跨学科团队必须包括最终用户(消费者),以及那些制作由设计师设计的物品的工人。——我非常认同这一条。太多的设计失误的错误都是由于单一素养知识的设计师来作为“上帝”决定产品或环境的形态功能导致了很严重的问题。
网友评论